廣州:競投配建模式解公租房融資難題

時間:2012-10-12 10:13   來源:經濟參考報
<style type="text/css">

</style>
<p>  保障房建設最困難在資金籌集,保障房資金最困難在公租房。相比限價房、經適房等可售型住房,公租房長期持有帶來的資金壓力巨大,而這一面向社會“夾心層”的保障房新品種一推出就引發市場廣泛爭議。《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廣州調研保障房建設時了解到,廣州創新“限地價、競配建”模式,通過競投配建這一模式解決了公租房融資難題。</p>
<p>  按照目前的規定,經濟適用住房按成本價格銷售,企業利潤不超過3%,政府出售即可回收資金投入;限價住房按同地段70%的價格銷售,投資還有盈餘。而公共租賃住房由於無法直接入市交易,採取的是政府貸款建房———收租還貸類似過去高速公路建設模式。</p>
<p>  “兩者雖然投資模式相近,但在服務對象上有本質不同。公租房的社會保障性註定政府無法通過一味提高租金償還銀行債務。”廣州大學房地産研究所所長陳琳表示。</p>
<p>  因此,除了加大政府財政剛性投入,還需要在公租房運作上下功夫。</p>
<p>  2012年4月,在廣州市的一場土地拍賣中,天河區黃埔大道堅紅化工廠住宅用地經過數十輪競價後,最終以總價5.26億元和配建130套公租房拍出。</p>
<p>  廣州市房管局交易登記中心主任倫小偉介紹,此次拍賣是廣州自2011年創新“限地價、競配建”模式後的一起成功案例。</p>
<p>  這一模式是先限定地塊的“合理最高上限地價”,當拍賣報價達到這個價格後,不再繼續競價,而改為競投配建公租房面積,報出配建面積最大者為競得人。</p>
<p>  這在全國是一大創新。以此,不僅防止了地王頻出帶來的市場衝擊,也曲線增加了保障房規模,“既防地王,又增保障房”,減輕了政府的壓力。</p>
<p>  廣州市國土房管局介紹,這實際是一種“間接建設保障房”的方式:政府讓渡土地出讓中的超常規收益,以此換取社會資本參與保障房建設,既維持了土地市場價格平穩,也成為吸引社會資金參與保障房的有效途徑。</p>
<p>  通過這種方式,廣州在2011年共在商業地塊出讓中配建保障房3000套,預計2012年配建1000套,未來可能加大配建的力度和規模。</p>
<p>  在吸引社會資金方面,廣州市保障房建設也進行了嘗試。位於廣州市天河軟體園附近的東建公司鳳梨山項目是廣州目前在建規模最大的保障房BT (建設—移交)項目之一,規劃總用地面積16萬平方米,建成後可提供約6500套保障房。</p>
<p>  “這一項目是典型的企業自有土地,由企業實施建設,完成後直接轉讓給政府,由政府回購全部租賃型保障房。”廣州市住房保障辦公室前期處副處長徐明貴表示,通過類似的BT項目,廣州動員了17億社會資金參與到保障房建設,緩解了政府短期財政支出的壓力。(記者 烏夢達)</p>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