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大港”之夢: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軟提速

時間:2011-01-24 08: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上海1月23日電 (記者 鄭瑩瑩)當年孫中山先生曾有一個宏偉設想:擴建上海黃浦江右岸,以“新黃浦灘”為基地建設一個“東方大港”。而今,面對“十二五”的新一輪發展機遇,上海的“東方大港”之夢已然開啟步伐,並被賦予新的時代寓意。

  數據顯示,上海港的貨物年吞吐量已連續5年位居世界第一;2010年,上海港的集裝箱吞吐量更是超過新加坡港,首次成為世界第一大集裝箱港。

  儘管如此,在東亞地區,目前外界公認的國際航運中心是中國香港,而正在競爭成為國際航運中心的還有韓國的釜山、中國臺灣的高雄等,上海打造“東方大港”之夢依然任重而道遠。

  航運界專家指出,儘管上海港的貨物吞吐量已列居世界前茅,但要邁入國際航運中心之列,上海急需提高“航運軟實力”。“儘管上海港貨物吞吐量不斷擴大,但航運服務業比重相對較小”、“在全球航運交易、資訊和定價方面沒有多少話語權”,在“硬體”穩固的前提下,外界更關注的是上海港“軟體服務”的提升。

  根據國務院發佈的意見,到2020年,上海將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有分析認為,要達成這一目標,2011年至2015年的“十二五”期間是其關鍵。

  在剛剛獲得通過的《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航運服務”已然描上濃重筆墨,綱要明確指出,要顯著提升上海的航運國際服務功能。

  具體而言,即:加快完善現代航運服務體系;優化現代航運集疏運體系;推進國際航運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專家指出,上海要成為外界公認的國際航運中心,這幾樣“軟建設”應擺在首要位置。

  以航運服務體系建設為例,儘管上海港的航運吞吐量較高,但在船舶融資租賃、海上保險、船務經濟等航運服務領域,尚且薄弱。當前全球船舶貸款、融資業務幾乎被全球公認的三大船舶融資業務中心——倫敦、漢堡、紐約掌控,相比之下,上海在相關領域的涉足較少,在全球市場份額不足1%,與其貨物吞吐量的“世界第一”難以匹配。

  可以看出,在“十二五”期間,優化航運服務將成為上海加快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助推引擎”,上海將與同處長三角區域的蘇、浙等地協同營造航運業發展的“軟環境”,以助推其“東方大港”之夢的早日實現。(完)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