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合作區建設熱火朝天 昆山迎兩岸合作新機遇

時間:2010-08-06 10:44   來源:蘇州日報

  近期,海峽兩岸(昆山)商貿合作區建設熱火朝天。一期展示中心的主體鋼結構吊裝已經完成,二期交易中心完成80%,全長1.5公里的中軸路將確保8月15日前通車。

  如果把海峽兩岸(昆山)商貿合作區比作一台引擎,這臺即將裝備的引擎,在打造臺灣商品進入祖國大陸“第一平臺”的過程中,將分享更多ECFA機遇“蛋糕”,驅動地方經濟加快轉型升級。

  ECFA促商貿合作區脫穎而出,昆山下出交流合作“先手棋”

  “喝臺灣茶吃臺灣魚,以後會更價廉物美”,有人這樣形容ECFA給市民帶來的實惠。事實上,ECFA的作用並不局限於此。

  ECFA是指在世貿允許的框架內,海峽兩岸類似自由貿易區的經濟協議,ECFA將給兩岸貿易帶來大發展。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説,框架協議不僅僅是相互減稅的貿易促進,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兩岸産業整合的效應,“説得通俗點,就是兩岸聯手賺世界的錢”。

  作為臺資最密集地區之一,昆山于2009年9月啟動建設了海峽兩岸(昆山)商貿合作區,此舉被譽為搶佔對臺經貿交流合作制高點的“先手棋”。 ECFA的簽署,對以發展服務外包、區域總部、物流配送和商貿服務“四大産業”為主的花橋來説,不僅能迅速集聚商流、物流、資金流,快速形成規模和品牌,還能夠在新一輪競爭中脫穎而出,形成先發優勢。

  最近一階段,花橋經濟開發區以海峽兩岸商貿合作區為載體,加快全面對接。通過與臺灣工業總會緊密攜手,廣泛開展島內宣傳,各個招商項目加快推進。據悉,彰化銀行作為第一家進入祖國大陸、並在昆山開設代表處的臺灣銀行,將有望落戶海峽兩岸商貿合作區。

  花橋經濟開發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因為ECFA剛剛簽署,對合作區內的臺灣商品交易中心一期影響較小,但隨著新的相關配套措施的跟進,對二期、三期的積極影響將逐漸顯現。因此,海峽兩岸商貿合作區必須搶佔先機,打時間差,夯實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增強競爭力,提升影響力,在引領ECFA在江蘇的開展中起到旗艦和橋梁作用。

  據了解,海峽兩岸(昆山)商貿合作區北起滬寧高速、南至綠地大道,在集善路和東城大道之間,初步規劃面積3.65平方公里。按照功能定位和産業發展需求,商貿合作區主要建設臺灣商品交易中心、展示中心、分撥配送中心、物流保稅中心、綜合服務配套中心“五大中心”,著力打造臺灣商品進入祖國大陸的“第一平臺”和最具影響力的臺灣商品集散地,力爭用3-5年時間,形成每天3萬人的商務人流,實現年貿易額500億元、進出口100億美元的規模。

  借勢江蘇“臺灣周”閉幕花橋,8個系列活動擴影響抓商機

  機遇就在眼前,如何抓住機遇,助力轉型升級、科學發展?昆山花橋以將於9月22日舉辦的江蘇“臺灣周”閉幕式活動為契機,加快推進海峽兩岸(昆山)商貿合作區建設,為江蘇“臺灣周”畫上圓滿句號,推動昆臺、蘇臺經貿交流合作再上新臺階。

  將於9月16日至22日舉行的江蘇“臺灣周”,初定將有五個臺灣方面主辦的活動,一個省委、省政府主辦的活動和十二個由各部門、各市舉辦的專題活動,即“5+1+12”,共18個活動。其中五大活動之一,就是在花橋舉辦的江蘇“臺灣周”閉幕式。

  結合江蘇“臺灣周”閉幕式活動,花橋與有關部門一起組織了8個系列活動,進一步擴大海峽兩岸商貿合作區的影響力,醞釀新商機。這8個活動分別為:海峽兩岸(昆山)商貿合作區啟動儀式;以“兩岸戰略性新興産業合作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的2010海峽兩岸産業合作發展論壇;9月18日至22日在天天國際1號館舉辦的海峽兩岸(昆山)農産品展示展銷會;為期三天的中國昆山電腦電子博覽會;9月20日至9月25日舉行的海峽兩岸節能材料産品産業展;展示改革開放以來昆臺合作的“攜手發展 共創輝煌”昆臺合作交流成果展;展示合作區規劃及發展願景的海峽兩岸(昆山)商貿合作區規劃展;9月22日在硅湖職業技術學院舉辦的金融外包峰會海峽兩岸金融合作論壇。

  日前,記者來到商貿合作區建設工地。炎炎烈日下,工地上機聲隆隆。據施工現場負責人張愛國介紹,他們以倒計時安排進度,將確保建設任務如期完成。據了解,在功能項目方面,海峽兩岸商貿合作區目前已建成中國進口先進機電設備展覽中心、服務外包培訓基地、迪卡儂、寶灣物流四個項目,總建築面積約40萬平方米,總投資14億元;保稅倉庫一期、臺昆企業總部、中國進口先進機電設備展覽中心主展館等一批項目正在建設中。年內,臺灣工業工會産品交易館、展覽展示配套功能等項目也將相繼啟動。

  隨著江蘇“臺灣周”閉幕式的舉辦、海峽兩岸(昆山)商貿合作區的啟動,花橋“海峽兩岸商貿合作區、金融服務外包先行區、生産性服務業集聚區”三足鼎立的版圖日漸清晰,經濟發展翻開嶄新一頁。(記者 姚喜新)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