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用地用工成廣東中小企業“三座大山”

時間:2010-08-05 10:51   來源:中新網

  4日上午,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就促進廣州市中小企業發展問題進行了座談。座談會上,廣州市8家中小企業代表負責人以及4家行業協會代表負責人不約而同地指出“融資難、用地難、用工難”成為了制約廣州市中小企業發展的三大重要因素。

  “融資難成為了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一些新成立以及以科技型産業為主的企業,它們都不能給銀行提供抵押物,即使能夠提供,申請貸款的手續卻十分繁雜。融資問題解決不了,缺乏資金,企業就沒有辦法發展。”廣州市番禺區廠商會秘書長曾寶蓮在座談中説。

  “90年代的運價,現在的成本,物流企業的成本利潤正逐步減少。中小企業數量龐大,承擔了大部分的民生問題,但是大部分資源和資金卻都流動到了國有大型企業,中小企業發展也就難以談起了。”在談到融資難問題上,廣州市物流協會秘書長張強如是説。

  融資難問題從源頭上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副秘書長李珠江在與廣州市政府交流時指出,中小企業能否健康發展,關鍵要看市場經濟體系建設是否完善。現階段,廣州市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放款還太少,而且手續繁雜,通常從審批到批准發放需時較長。這對中小企業發展十分不利。

  而在用地難問題上,廣州市安達汽車零件有限公司總經理石其軍提及,他們企業2002年時進入民營科技園,直到去年才辦理好土地所有權的相關手續,但是由於發展需要,現時所有的土地出現不足等情況,導致生産要素缺乏,制約了企業發展。

  座談會上,還有不少企業及行會代表負責人提出了用工難問題。番禺區廠商會在春節前就到區內做過調研,發現區內部分中小企業即使開出2000元/月的薪酬,卻依然招不到工人。而也有部分無良律師的煽動,致使出現勞動方“要挾”老闆的情形出現,部分老闆甚至説自己已經淪為了“弱勢群體”。

  廣州市寶生園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光龍説,“現時勞動成本不斷提高,給企業生存環境帶來了不少壓力。在引入人才的時候,企業要解決其戶籍、子女讀書等問題。因此我覺得政府應該完善好公共服務平臺,幫助緩解勞動用工給企業帶來的壓力。”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鐘陽勝指出,廣州市政府下一步應該著力解決“三大問題”,但在政府做好支援的同時,中小企業也應該提高自身素質。勞動成本高使到企業要用更多薪酬留住勞動者,也就造成企業出現困難,但企業應該加強自主創新,提高勞動生産,解決固有問題,遇到問題要通過適合的渠道向市政府反應,讓市政府進一步推動自身工作。解決“三大問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有待政府與企業共同努力。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