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最新動態
農業交流合作
相關評論
政策法規
海峽兩岸農業
合作試驗區
臺灣農民創業園
島內農業概況
網上展廳
友情連結
重慶臺灣農民創業園
中華食物網
海峽農業網
字號:
臺灣農産品香飄“土樓之鄉”福建永定縣

  時間:2012-12-24 13: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永定12月24日電 題:臺灣農産品香飄“土樓之鄉”

  作者劉永良

  汁多籽少的臺灣“新紅寶”西瓜,一粒20元的蓮霧,味道鮮甜的嘉寶果……在“土樓之鄉”福建永定縣老百姓的菜籃子、餐桌上都不是稀罕物。

  “永臺農業合作的多年成果,如今變成了群眾餐桌上的美食,香飄‘土樓之鄉’。”品嘗到臺灣農産品甜頭的果農范愛文樂呵呵地説。

  引種:打造一個寶島的“花果山”

  在永定縣峰市鎮河頭村,果農范愛文數千畝的果園內,一棵樹成了“大明星”。

  23日,記者來到村裏參觀了這棵果樹。范愛文告訴記者,這棵果樹是從寶島臺灣“嫁”過來的,果實叫嘉寶果,因其外形像葡萄,又叫“樹葡萄”。

  “樹葡萄很有營養,在我們大陸賣得少,目前廈門一帶的市場價是每公斤180元左右。”看著即將收穫的樹葡萄,范愛文喜滋滋地説。

  除了樹葡萄,范愛文還成功引種了香水蓮霧、金黃芒果、紅龍楊桃等20多種來自臺灣的最新熱帶、亞熱帶高檔水果,目前種植面積超過二百畝。

  “我要在山頭,打造一個寶島臺灣的‘花果山’。”范愛文如是説。

  推廣:臺灣優質稻穀喜獲豐收

  永定縣是全國對臺重點縣,不但人文資源優勢突出,而且兩地在農業生態環境上也相似,氣候、地貌和作物生長節律基本相同。

  2010年,臺灣創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佑麟在永定縣龍潭、湖雷等鄉鎮租賃土地,引進臺灣“越光米”、“仙光米”等優質稻穀種植。

  第一次在永定投資農業的劉佑麟告訴記者,在永定種植的效果非常好,“現在種植的成績超過了臺灣的官方記錄,臺灣每一穗結72粒到80粒,而在永定這個地方,每一穗結出來的將近100粒、130粒之間。”據了解,在龍潭鎮種植的130畝越光米每公頃産量達4500公斤以上,而在湖雷鎮種植的242畝仙光米每公頃産量達7000公斤以上,總産可達150噸以上;收成總産值在580萬元以上。

  “永定這個地方非常適合於發展優質農業,水質很優良,土壤也沒有污染,對農業發展是一個很好的條件。”臺灣農學博士楊秀吉如是説。

  2011年,他們再次種植了400多畝,帶動了一批臺灣農民前來永定交流推廣臺灣先進的種植技術,使兩岸農業的交流與合作從比較單一的技術交流、農産品貿易階段,進入兩岸基層農業生産者直接交流與合作的新時期。

  嫁接:永定紅柿提質增産增收

  永定縣有紅柿8.6萬多畝,佔全縣果樹總面積的47.3%。但由於受柿品不成熟不能吃,成熟後又來不及吃,不耐運輸、倉儲等因素的影響,近幾年來經濟效益不盡人意。

  2010年,中華兩岸農漁牧經貿暨科技文化促進會派員到永定考察,發現當地氣候、土壤非常適宜種植“臺灣甜柿”。

  為提高紅柿的種植效益,永定縣與臺灣“中華兩岸農漁牧經貿暨科技文化促進會”合作,引進“臺灣甜柿”,首先在該縣紅柿主産區之一的古竹鄉建立嫁接示範園,採用臺灣先進甜柿管理技術,投資165萬元,成功地精心嫁接培育了380畝“臺灣甜柿”,為後續在全縣推廣5000畝“臺灣甜柿”生態園奠定基礎。

  經嫁接改良的“臺灣甜柿”具有早熟、果大、色艷、肉脆、味清甜等特點。目前,永定種植甜柿每畝可增加收入5000元以上。(完)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大陸梨穗首次輸臺 給臺梨農帶去利好       高雄旗山香蕉被驗出含農藥 超標193倍或致癌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