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最新動態
農業交流合作
相關評論
政策法規
海峽兩岸農業
合作試驗區
臺灣農民創業園
島內農業概況
網上展廳
友情連結
重慶臺灣農民創業園
中華食物網
海峽農業網
字號:
臺灣草莓一年3萬株苗 農民親株品質差很大

  時間:2012-02-03 09: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今年爭取臺當局“農糧署”補助投注500萬預算協助農民高架育苗,希望透過新的“農法”,幫助草莓産業持續發展。來源:臺灣“今日新聞網” 

  臺灣草莓産季逐漸到尾聲,接著草梅農要開始進行莓苗培育工作,不過,大多農民在采收或栽培結束後,就繼續從事夏季蔬果生産,無法專心草莓苗培育工作,在疏于親株苗管理下,常受到病蟲害危害,導致品質不佳。

  據臺灣“農委會”數據顯示,臺灣草莓栽培面積約600公頃,每年需要3000萬株的草莓苗,但草莓苗培育,不像其他作物可到種子店購買種子播種繁殖,而是需培育親株並長出走蔓,再由走蔓培育成獨立成株,因此親株苗品質的好壞,決定産苗量及草莓品質和産量。

  “農委會”苗改場表示,過去草莓苗培育,皆由莓農各自培養,而大多數農民往往忙於采收或栽培結束後,繼續從事夏季蔬果生産,無法專心草莓苗培育工作,忽略親株苗的管理,常受到二點葉螨及白粉病等病危害,等到草莓苗定植候,由於植株衰弱,造成生長緩慢,均比標準苗小,花數也少,有時會發生第2、3果房著生延遲或根本不分化情形,因此産量受到很大影響。

  苗改場説,草莓親株苗的培育期大約3個月,培育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在栽培田選取走蔓培育,育苗時以選擇植株健壯,果形端正,果量多的親株為目標,另一種為採購組織培養苗,目前僅有少數農民採用。

  經由苗改場試驗觀察,建議草莓的親株苗培育床可以設在鄰近的草莓栽培田,由於這時期病蟲害相同,在防治方面可採取共同防治的方式。另外,在二點葉螨防治方面,由於苗床面積較小,可採用草蛉及捕植螨等天敵防治。

 
編輯:李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