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臺灣兩地化工品直航“E暢通”

時間:2012-03-28 10:37   來源:福建日報

  “充分利用資訊化、網路化手段,泉港、臺灣兩地建起安全、高效的綠色直航線。”泉州市泉港區肖厝海關關員寧衛平26日介紹説,今年ECFA全面實施後,在優惠稅率促進下,前兩個月從臺灣進口化工品船舶貨運量達8200噸,同比增長58.2%。

  “通過油氣監管系統,只要坐在辦公室動動滑鼠,就能對直航的液體化工品品種、數量和裝卸、儲存實時情況瞭如指掌。”寧衛平説。

  石化是臺灣的重要産業,産品豐富、市場成熟,而泉港作為福建石化龍頭基地,對石化原料需求旺盛,港口物流條件優越,兩地互補性強。自兩岸開通直航業務以來,化工品就成為兩地主要的直航貨物,泉州、福州、莆田等地眾多製鞋、紡織等石化下游企業也從中享受到直航帶來的便利。

  由於直航化工船舶噸位較小、靠泊時間要求靈活多變、艘次多且頻繁的特點,泉港口岸部門開通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網上報檢系統和電子監控系統等數字化平臺,為直航船舶提供報檢、辦證等出入境手續的網上辦理一條龍服務,進行全程動態跟蹤和數字化監管,創造安全、高效的通關環境。

  比如,針對液體化工品一般採用管道——儲罐的密閉式作業,帶來“難監管,效率低”問題,肖厝海關推廣油氣化工品監管系統,通過電子平臺與企業聯合實時監控液體化工品數量及物流流向,實現口岸部門與企業監控數字即時核碰的新型監管方式,基本上實現查驗時間“零等待”和精確化監管。

  為了確保直航船海上交通安全管理和防污染,泉港海事部門通過水上安全電視監控系統、海事自動識別系統光電跟蹤、監視和取證系統等監控平臺,能夠實現海上巡航及搜救的船岸即時傳輸。年內,由福建海事局建設的湄洲灣船舶交通管理雷達系統、直升機海巡基地和溢油應急設備中心庫將全面投用,為直航船舶水上安全監管提供有力保障。(肖鹹強 楊琳 蔡江彬)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