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聯辦區域合作與協同發展研討會 ECFA成焦點

時間:2010-11-04 10:13   來源:中新網

  海峽兩岸區域合作與協同發展研討會3日在福建福州閉幕,來自兩岸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在過去2天中就促進兩岸經貿合作、教育文化互動等重大議題進行溝通、討論。ECFA成了與會臺灣專家學者的熱議焦點。

  以“成就機遇展望”為主題的海峽兩岸區域合作與協同發展研討會,是第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活動之一,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福建省政府、臺灣東海大學、臺灣高雄大學等聯合舉辦。

  2010年6月兩岸簽署ECFA,9月ECFA正式生效。臺灣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博士生謝國益認為,ECFA的簽署及生效,將促進兩岸經貿合作更順利、更頻繁,ECFA除了經貿合作層面的意義外,更代表未來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ECFA不僅是兩岸經貿公平發展的開始,更是臺灣重新與世界各國貿易往來的開始,ECFA將最終協助臺商行銷全世界與佈局全球,推向全球發展的目標。”謝國益説。

  “在兩岸企業迎來ECFA所帶來的商機之餘,物流人才的‘質’、‘量’雙缺問題接踵而至,且更加嚴重。”臺灣中華大學運輸科技與物流管理學系副教授林詳生表示,在兩岸ECFA生效後,兩岸在推動合作市場存在眾多共識,目前正是推動兩岸物流人才合作培訓的好機會。

  對於推動兩岸加強物流人才共同培訓戰略,林詳生提出,兩岸應建立共同培訓平臺,建立共通物流職務能力標準,建立物流人才技能認證、研究專業教材與實務課程以及共同培訓師資。

  在ECFA大背景下,兩岸高等教育加速合作已是大勢所趨。臺灣高雄大學校長黃英忠表示,在全球化與國際化的嚴峻衝擊下,兩岸高等教育市場未來會更加開放,也具挑戰性,互認學歷與互招學生仍是兩岸高等教育合作重點。

  今年8月19日臺灣通過“陸生三法”,黃英忠認為,這標誌著兩岸教育交流與合作進入一個新紀元,兩岸學術單位應在互信互惠的基礎上,尋求更密切且高功能性的合作交流,以提升兩岸大學在全球化環境下的國際競爭力。(記者 詹托榮)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