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臺業界期盼遊艇産業向“ECFA時代”加速

時間:2010-11-03 09:47   來源:福建日報

  臺灣製造的豪華遊艇來了,在兩岸産業攜手合作之下,作為奢侈品代名詞的遊艇將向平民化更駛進一步嗎?直航參展的臺灣赫淶森超級豪華遊艇抵達廈門五緣灣遊艇帆船港。  

  10月29日至11月1日,2010中國(廈門)國際遊艇帆船展在廈門五緣灣遊艇帆船港舉行,共吸引了135家企業、140艘遊艇實船參展。短短三年間,該展會已躍升為大陸規模最大的遊艇帆船展之一。由臺灣區遊艇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呂佳揚率領的10家臺灣船企和4艘實船,首次組團在本屆船展上集中亮相,也成為展會的一大亮點。

  相關人士稱,臺灣和義大利雙雙成為本次展會最受關注的展區,其中也折射出了一個強烈資訊——國際遊艇業巨頭對大陸市場青睞有加,兩岸遊艇業攜手合作意願強烈。

  率臺灣團參展的呂佳揚自稱是個探路者。雖然是第一次參展,但已經多次來廈考察的呂佳揚表示,在上海、海南等多種選項中,獨獨看上廈門,因為這裡是一個“能夠讓遊艇業發光發亮的地方”。他還認為,優良的自然環境,閩臺血脈相連的人文優勢,都將給包括廈門在內的兩岸遊艇産業合作帶來勃勃生機。

  在談到兩岸遊艇業如何展開闔作時,呂佳揚認為,臺灣發展遊艇産業比大陸早了30年,雖然未能形成本土市場,但産品大部分暢銷世界各地,由此累積了豐富的國際化行銷經驗。目前兩岸遊艇産業發展各有所長,臺灣長于生産附加值高的“大船”,大陸則多生産市場需求量漸長的中小型遊艇,兩岸遊艇産業正好形成優勢互補,可以密切分工合作,攜手實現雙贏。

  呂佳揚相信,兩岸遊艇業同行間正逐步構築互動橋梁,彼此交流交往勢必日益頻繁,合作理當更為深入。

  廈門遊艇産業行業協會秘書長留典芳認為,相關方面應儘早促成兩岸遊艇線路通航。他表示,這不僅可以促進兩岸遊艇産業交流與合作、提升相關消費産業鏈,將遊艇更快地帶入到老百姓生活中,還可以促進兩岸旅遊産業深入合作與發展。

  留典芳建議,希望臺灣有關方面開放小金門與廈門大擔島之間的航道,允許民間遊艇帆船通航。他同時呼籲金門開放近海域觀光,允許經廈門遊艇行業協會註冊並向金門海巡部門備案的遊艇駛入金門近海域,按指定航線遊覽觀光。他相信這些先行舉措必能推動兩岸旅遊産業快速發展。

  參展的兩岸及境外專業人士也認為,廈門以特殊的區位優勢,應當成為海峽兩岸遊艇産業合作的重要連結點。尤其是,金融危機令以歐美市場為主的臺灣遊艇製造業備受打擊,日漸升溫的大陸市場成為臺灣遊艇業亟待開拓的新興市場。

  相關人士還介紹,臺灣遊艇製造業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向外轉移,廈門抓住了這一有利時機,加快遊艇業基礎設施建設,吸引了一批臺灣遊艇製造企業落戶。目前,唐龍、飛鵬、神州等12家臺灣遊艇製造企業已經在廈落戶,並成為福建遊艇出口的主力軍。

  今年,廈門船展組委會代表團應邀訪問臺灣,參觀了墾丁後壁湖遊艇港、大洋遊艇廠、嘉鴻遊艇公司以及臺灣財團法人聯合船舶設計發展中心,並舉辦了兩岸遊艇界的交流座談聯誼會。廈門舉辦船展也得到了臺灣同行的積極呼應,兩地業界都期待遊艇産業在ECFA生效後的順風順水中,能夠劈波斬浪,早日實現共贏。(記者 吳在平 實習生 黃璐)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