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兩岸産業合作步入深水區

時間:2012-09-27 09: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邯鄲9月26日電 (黃芳 馬繼前)為期3天的第三屆兩岸中小企業合作發展論壇正在河北磁縣舉行。針對後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時期兩岸合作前景,與會專家呼籲,兩岸産業合作已步入“深水區”,若按雙方利益各自發展,競爭勢將大於合作,當前亟需深化合作層次,方可避免“競爭兩損”。

  2010年6月29日,海峽兩岸正式簽署ECFA,時隔兩年,2012年8月,兩岸投資保障協議簽署,雙方經濟合作邁入新的里程碑。

  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表示,此舉有益於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改變雙方投資往來不平衡現象。在此之外,兩岸還需在法律層面限制上進一步鬆綁,同時應突破目前“關稅減讓談判”、“化零為整的假性採購”等表層交流,進入深度合作。

  杜紫宸認為,隨著大陸産業發展結構整合,現階段兩岸産業垂直分工、互利均衡的情勢可能在五年之內快速打破。兩岸産業由中、下游分工步入直接競爭恐無可避免,臺灣本土經濟或面臨資源流失,甚至世界市場發生斷鏈的危機。

  是同質競爭還是合作互補?臺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陳明璋認為,兩岸企業合作模式應該是共創藍海,“而非在相同的産品市場中殺得見血、見骨。”

  陳明璋舉例説,機械、工具機等臺灣已有的基礎工業,大陸可不必重復投資;而臺灣土地、勞動力資源、環境承載力有限,也應放棄部分産業。“臺灣的軟實力與大陸的硬實力相結合,可望在服務業等多個領域合作共贏。”

  關於兩岸深度合作的路徑,杜紫宸認為,雙方應積極規劃大型合作項目,共同投資開發,以合資、合作方式推動具互惠、雙贏的發展模式;並提升政策對話層級。(完)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