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的簽訂為兩岸金融合作帶來重大突破

時間:2012-09-20 08:39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9月19日消息 在19日下午舉行的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兩岸金融合作專題論壇上,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與會並做了發言。作為兩岸金融的參與者,戴相龍回顧了兩岸金融合作發展的歷程,分析了合作的現狀、趨勢和前景,並從兩岸和平發展和人民幣國際化的高度對兩岸貨幣合作未來可以走到的無限可能做了闡述。戴相龍表示,ECFA的簽訂為兩岸下一步金融合作帶來重大突破,他提出了以下三個觀點:

  第一,兩岸金融合作已經走向制度化和全面化的發展階段。戴相龍表示,從08年召開的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會議,提出建臺資銀行的問題;2010年ECFA協議的簽訂;到2010年8月31日海峽兩岸貨幣部門代表簽署了海峽兩岸貨幣清算的協議。現在成立的臺商銀行分行已有十幾家,還有一家合資的基金公司和五家保險公司等,這些都説明兩岸金融合作從單向的申請變成制度化。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取得的好成績對雙方的經濟、貿易發展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第二,ECFA的簽訂為下一步金融合作帶來重大突破。戴相龍表示,兩個月以後,ECFA協議就可以做到兩岸貨幣的清算清收了,它將為兩岸的金融業合作帶來巨大的突破。從現在來看,其作用一是可以明顯的減少匯兌的成本;二是雙方更多持有人民幣或台幣,這樣使人民幣“走出去”到臺灣,台幣走出去到大陸,實際上使雙方貨幣更多的“走出去”;三是通過兩岸銀行清算,貨幣管理更加清楚。戴相龍説,總體上貨幣清算是針對貿易投資匯款進行的,是一個基礎制度,但會給貿易、投資的發展帶來很大的變化。

  第三,要從兩岸和平發展和人民幣國際化的高度來看海峽兩岸的金融合作。戴相龍表示,兩岸金融合作現在是為了貿易,為了直接投資,但海峽兩岸和平發展是歷史潮流。現在臺灣的出口有40%到大陸,臺方貿易順差有900多億,如果人民幣比較穩定且匯兌方便的話,臺方願意持有人民幣,就相當於人民幣在香港、倫敦或者其他地方又有一個人民幣離岸市場,在這種情況下,海峽兩岸的金融合作會有更高的境界。

  最後,戴相龍表示,現在大陸有13400億外匯儲備,臺灣是4000億,若以後發展到一定程度,兩岸貨幣合作得更好,就可以走上共同防禦國際金融風險的方向,達到更高層次的合作。(台灣網記者 黃艷艷)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