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生效兩週年 兩岸取得良好經濟社會效益

時間:2012-09-12 10:55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國臺辦發言人范麗青。(攝影:魯暢)

  人民網9月12日電 (記者劉潔妍 實習記者徐騰)國臺辦例行新聞發佈會今天上午舉行。今天(9月12日)恰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生效兩週年。國臺辦發言人范麗青表示,兩年來,ECFA的生效,有力地促進了兩岸貨物貿易規模持續擴大,加速了兩岸服務貿易自由化進程,帶動了兩岸産業合作發展,不僅為兩岸的經濟關係正常化、自由化提供了機制性保障,也對擴大兩岸經貿往來,促進兩岸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環境。在兩岸特別是在臺灣獲得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得到大多數民眾的肯定與支援。

  范麗青表示,在貨物貿易方面,據大陸海關的統計,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大陸自臺灣進口適用ECFA早收計劃優惠關稅産品的金額約為87.2億美元,關稅優惠約26.3億元人民幣;據臺灣方面的統計,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臺灣自大陸進口適用ECFA早收優惠關稅産品的金額約為14.68億美元,關稅優惠約3882萬美元。以上數據表明,儘管全球經濟持續下滑,但ECFA早收項下臺灣産品對大陸的出口卻逆勢快速增長,充分體現出ECFA早收對臺灣産品出口大陸的促進作用。在服務貿易方面,雙方在金融及非金融領域等多個服務業部門間的合作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包括有3家臺資銀行獲准在大陸籌建分行並已經開業,另有3家臺資銀行大陸分行獲准辦理大陸臺資企業人民幣業務,有2家大陸銀行臺北分行也已經開業。在ECFA的後續協商方面,2011年以來,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已經舉行了3次會議,推動ECFA後續協商全面展開並取得積極成果。目前,大家都知道,投保協議和海關合作協議已經簽署,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爭端解決等後續協議的商談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我們相信,隨著ECFA的繼續實施及後續協議的簽署落實,將給兩岸民眾帶來更大的利益。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