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觀瀾:福州構建榕臺海洋經濟合作帶

時間:2012-04-09 08:53   來源:中新社

  與臺灣隔海相望的福州,再掀“海上福州”建設熱潮。福州市政府8日對外宣稱,力爭到2015年,將福州建設成為兩岸海洋經濟深度合作的先行區、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的核心區、海洋自主研發和高端産業的集聚區、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示範區,海洋生産總值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33%。

  福州海岸線長達1137公里,擁有佔福建全省1/4的海岸線及1/3的海島,海域面積多達10573平方公里,佔該市國土總面積的46.91%。此間有分析指,有著豐富海洋自然資源及突出對臺區位優勢的福州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海上福州”建設,不僅是福建打造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的需要,也是其自身海洋漁業變局發展的需要。

  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披露的數字顯示,漁業産量長期雄霸福建首位的福州,去年漁業出口創匯僅7億美元,而福建全省的數字為40余億美元。漁業産量與出口地位反差引發政府反思,此番福州漁業發展轉型亦在“海上福州”建設的新佈局中,謀求新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近年來,海峽(福州)漁業周暨漁博會的舉辦開啟榕臺漁業更深度對接,榕臺漁業界均有意在福州打造亞洲最大的遠洋漁業集散地,謀求水産品交易規模化、現代漁業合作區域化及共拓國際市場成為訴求熱點。

  如今,福州全面推動“海上福州”建設,顯現新的“藍色基因”。根據福州出臺的《關於在更高起點上加快建設“海上福州”的意見》,福州將堅持陸海統籌、合理佈局,科學有序推進海岸、海島、近海、遠海開發,著力構建“一帶一核兩翼四灣”的海洋開發新格局,其中共建“一帶”,即構建榕臺海洋經濟合作帶。

  在深化榕臺海洋經濟交流合作方面,福州規劃主動承接臺灣臨港工業轉移,推進榕臺在海洋戰略性新興産業上的合作;擴大現代漁業合作,組建榕臺遠洋漁業船隊,建立遠洋漁業合作基地,推動建立榕臺漁業科技合作與交流中心;加強港區物流合作,推動榕臺電子口岸互通和資訊共用,力爭福州港與基隆港“兩港”互設辦事處,不定期開展各項業務合作。

  同時,福州還將推動兩岸運輸業、倉儲業、船舶和貨運代理合作,吸引臺灣物流企業入駐福州或投資建設物流基礎設施;探索海峽濱海旅遊合作,積極引進臺資發展濱海旅遊産業。

  為加快構建榕臺海洋經濟合作帶,福州明確將積極爭取閩臺藍色經濟高新産業園優惠政策,支援“海上福州”建設。福州規劃培育環羅源灣、閩江口、環福清灣、環興化灣等四個海灣區域,實施差異化發展,其中環福清灣區域將加快建設閩臺藍色經濟高新産業園,打造閩臺海洋經濟合作新高地。

  福州謀劃閩臺藍色高新産業園區建設已現端倪,臺灣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遠洋漁業、休閒漁業、海水養殖、種苗繁殖及漁業物流等均成産業對接重點。構建榕臺海洋經濟合作帶,福州目標明晰。(完)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