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助推兩岸紡織業合作駛入“快車道”

時間:2012-01-20 09:48   來源:新華網

  業內人士表示,ECFA效應正促使兩岸紡織服裝業合作駛入“快車道”,兩岸紡織服裝業應加大在紡織品標準領域、低碳環保領域等四個方面合作,提升産業合作層次。

  ——ECFA促使兩岸紡織服裝業貿易大幅增長

  由福建省政府、中國貿促會、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服裝協會、臺灣紡拓會、臺灣針織工業同業公會等共同主辦的海博會是大陸唯一突出兩岸經貿合作特色的紡織服裝展會,已成為觀察兩岸紡織服裝業合作的風向標。本屆海博會上臺灣業界的介入程度明顯加深,臺灣客商約有500人參加海博會,臺灣館展位達5000多平方米,折合650個展位,佔到總展位數21.7%。從海博會簽約情況來看,本屆海博會意向成交額達87.5億元,增長12%,其中來自臺灣的投資佔了一定的比重,更多的是技術方面的合作。

  臺灣紡拓會秘書長黃偉基作為臺灣代表團的團長,組織了歷屆規模最大的參展團蒞臨海博會。ECFA已于去年6月29日簽署,並於9月12日生效。黃偉基表示,自今年1月1日起,臺灣的136項紡織品及大陸的21項紡織品開始享有對方所提供的關稅減免優惠。關稅減免直接帶來兩岸紡織品的進出口大幅增長。

  臺灣海關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前兩個月臺灣紡織品出口至大陸的金額為4.14億美元,佔臺灣紡織品出口總值的22%,同比增長45%。而臺灣從大陸進口紡織品的金額為1.47億美元,佔臺灣紡織品進口總量的27%,同比增長21%。

  臺灣旭榮集團總經理莊芳容説,稅金減免後,兩岸互通有無,好處非常多。今年以來,臺灣沒有的一些原料大量從大陸進來,比如麻、絲、蠶蛹蛋白等,臺灣紡織服裝面臨更多的選擇。同時,大陸的服裝品牌逐漸擴大使用臺灣的高檔布料以及各式各樣環保型布料。本屆海博會上,旭榮集團還與蓋奇(中國)織染服飾有限公司等企業就冷轉移印花技術與生産合作項目進行現場簽約。

  ——兩岸紡織服裝業長遠合作前景值得期待

  ECFA效應剛開始“發酵”,稅金減免已有力推動兩岸紡織服裝業的發展,其長遠合作前景更值得期待。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李全教認為,本屆海博會臺灣館廠商增加近三成,臺商在石獅、晉江等地的投資金額大幅增加,這些都表明ECFA正在發揮積極作用,兩岸紡織服裝業合作明顯升溫。ECFA推動了兩岸的産業合作,對雙方的影響都是非常正面的,尤其是對臺灣。去年以來,棉花價格大幅上漲,但由於ECFA效應,臺灣一些紡織企業盈利額仍上漲好幾成。紡織等上游企業盈利的提升又對服裝等下游企業有積極作用。從短期來看,臺灣受益更多。因為臺灣紡織業在市場銷售方面起步較早,産品的研發上微幅領先,所以臺灣出口大陸會比較多。而從中長期來看,大陸也會明顯受益。大陸有人才和市場優勢,臺灣紡織業會加大對大陸的投資,事實上也提升了自己,雙方共同受益。”

  中國紡織企業家聯合會副會長楊峻認為,ECFA把大陸和臺灣兩個經濟體更緊密地聯繫到一塊。作為新興經濟體,大陸內需市場的發展對臺灣紡織業界有非常大的吸引力。通過關稅的優惠,臺灣紡織企業會先從貿易、投資等方面感受到好處,目前兩岸的合作更多地體現為臺灣單方面投資大陸。臺灣市場對於大陸來説是一個很小的市場,但隨著兩岸業界交流的深入,大陸紡織企業會慢慢地意識到臺灣能起到“橋頭堡”的作用。臺灣在金融管理、資金流動、稅收政策、國際貿易等方面比較寬鬆,大陸企業要佈局世界市場,臺灣可以起到很好的窗口作用。臺灣單向投資大陸的形勢必然會逐漸演變成為雙向投資。目前,浙江等地一些紡織企業已開始到臺灣投資。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