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熱錢不斷涌入 臺“央行”三不政策救匯

時間:2010-12-27 10:00   來源:中新網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道,為避免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勢,如野火燎原般一發不可收拾,臺灣“央行”近期對金融業的海外投資嚴加看管,並端出“海外投資孳息不得匯回”、“不能增加避險部位”及“不得操作遠期外匯”等“三不政策”。

  臺股23日再創波段新高,點燃台幣升值火焰,盤中最高來到29.807元,升幅7.98角,創下近期單日升幅最大紀錄;收盤時臺灣“央行”高抬貴手,允許台幣升值1.2角,以30.485元報收,總成交量為9.33億美元。

  境外熱錢不斷涌入,臺灣“央行”堅守立場捍衛台幣匯價,海外投資部位雄厚的島內大型行庫、保險業,成為臺“央行”加強管理的對象。

  銀行主管説,光壽險業,海外投資就高達新台幣3.55兆元,為避免資金回流、助長檯幣升勢,臺“央行”首先要求,金融業的海外投資孳息,不得匯回臺灣,直接在海外加碼投資商品就好。

  其次,金融機構已匯出的資金,也不能向臺“央行”要求增加避險部位;舉例來説,有家大型金融機構匯出100億美元,避險部位為5成,眼見近期新台幣匯率升破30元,想增加避險部位到8成,卻被駁回。

  銀行主管説,除非是全新一筆匯出款,否則,已經匯出的款項,要增加避險部位,通常都會被臺“央行”打回票;因為採遠期外匯避險,必須提早到市場上賣出美元,間接帶動台幣升值,臺“央行”並不樂見。

  第三,若有台幣需求,臺“央行”會告訴業者,不要承做遠期外匯,但可透過SWAP(換匯),先拿美元去換新台幣,到期後,再拿新台幣換回美元,這樣就不會影響匯市價格。

  銀行主管解釋,在市場對台幣有升值預期時,可提前賣出美元的遠期外匯交易,很容易淪為炒匯工具,臺“央行”才會嚴把關,不讓金融機構“以避險之名,行炒匯之實”。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