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最新動態
兩岸金融交流
分析評論
相關政策
字號:
去年外儲增幅創新低 分析稱符合宏觀調控方向

  時間:2013-01-11 09:12    來源:新華網     
 
 

  中國人民銀行10日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國家外匯儲備餘額為3.31萬億美元,與2011年末相比,全年外匯儲備增加約1300億美元,增幅是2004年以來最低值。

  我國外匯儲備增幅緣何創9年新低?外匯儲備未來走勢如何?記者10日採訪了相關專家。

  歷史數據顯示,近10年來,國家外匯儲備增長不斷加快,並於2007年達到年度增加4600多億美元的歷史最高水準。但2011年開始,外匯儲備增幅開始明顯放緩。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説,國際收支不平衡是多年來我國外匯儲備不斷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近年來,我國在改善國際收支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經常項目順差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率從2007年峰值的10%降至2011年的不到3%。隨著國際收支順差變小、人民幣匯率預期出現分化以及國際金融形勢的變化,我國外匯儲備出現季度增減交替的局面,年度增幅隨之放緩。

  繼2011年第四季度我國外匯儲備出現1998年以來首次季度負增長後,2012年一季度外匯儲備一度大幅增長1238億美元,隨後於二季度再次出現季度負增長,較一季度減少650億美元。下半年外匯儲備呈小幅增長趨勢,三季度增長500億美元,四季度小幅增長約200億美元。

  海關總署1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外貿順差2311億美元,較上年擴大48.1%。

  “在外貿依然保持較大順差、外商直接投資繼續凈流入的情況下,外匯儲備僅增加了1300多億美元,説明資本和金融項目下存在凈流出。”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説。

  2012年第二和三季度我國資本和金融項目連續逆差,前三季度累計逆差854億美元,而上年同期為順差2341億美元。

  外匯資産從央行轉向境內機構和個人持有以及國內企業“走出去”對外投資步伐加快,是我國外匯儲備增長放緩的重要原因。

  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2012年前三季度,企業等市場主體在銀行的外匯存款餘額增加1388億美元,銀行自身增持外匯頭寸120多億美元,除部分發放境內外匯貸款外,其餘由銀行用於境外放款和投資。對外投資方面,2012年前三季度,我國非金融部門對外直接投資525億美元,同比增長29%。

  多年來,在外貿順差和人民幣不斷升值的推動下,我國外匯儲備始終處於高速增長狀態,鉅額的外匯儲備給人民幣造成了升值壓力,也使得國內貨幣政策調控的空間日益窄小。同時,持有的鉅額的外匯儲備也面臨著巨大的保值風險。

  金融專家趙慶明説,外匯儲備改變了以往持續高速增長的態勢而趨於穩定,這是我國多年來所期待看到的結果,對降低人民幣升值壓力,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外匯局有關負責人此前也表示,當前,我國國際收支順差減少、外匯儲備增長放緩,符合國家宏觀調控方向,有利於促進對外經濟平衡。

  劉東亮預計,未來我國貿易順差仍會呈現趨勢性收窄,資本流動可能呈現不穩定的局面,流出流進交織。我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的趨勢已經結束,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將進入緩慢增長、季度增減交替的階段。

  趙慶明建議,應進一步推動藏匯於民、藏匯于企,提高外匯投資的收益率,改變目前國際收支被動平衡的局面。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10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1美元對人民幣6.2793元       商品現貨行情:原油微漲0.05% 動力煤小幅下跌漲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