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體制改革將再突破。 昨日央行網站刊登的新聞稿顯示, 國務院日前批准了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601988)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等部門共同編制的《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市場預計, 金融業改革已進入攻堅階段,未來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相關改革將成為市場關注點,從而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利用金融杠桿提振實體經濟。
“十二五”時期我國金融業發展和改革的主要目標
金融服務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社會融資規模適度增長,直接融資佔社會融資規模比重顯著提高。
利率市場化改革取得明顯進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完善,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逐步實現。
金融機構改革進一步深化,大型金融機構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完善,金融機構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金融服務基本實現全覆蓋。
金融風險總體可控,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預警體系、評估體系和處置機制進一步健全,存款保險制度等基本建立。
看點一
充分利用現有機制推進利率市場化
《規劃》表述:未來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推進金融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建設,進一步發揮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的基準作用,擴大其在市場化産品中的應用。
專家解讀: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未來SHIBOR有可能成為類似LIBOR(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的市場基準利率錨地,對資金定價機制産生深遠影響。
看點二
人民幣匯率彈性將增大
《規劃》表述: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積極推動人民幣對新興市場經濟體和周邊國家貨幣匯率在銀行間外匯市場掛牌。
專家解讀: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表示,未來更多的人民幣匯率衍生金融産品將在香港推出,因此,未來人民幣離岸市場匯率波動幅度將增大。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大後,離岸與在岸市場的套利空間將縮窄。
看點三
金融機構改革進入深水區
《規劃》表述:繼續深化金融機構改革,繼續深化大型金融機構改革,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金融機構的改制和增資擴股。
專家解讀:廣發證券(000776)銀行業高級分析師沐華指出, 銀行要做三方面的轉型:傳統存貸款業務的轉型、綜合化和國際化的轉型以及管理的轉型,因此, 未來銀行在傳統的存貸款業務這條線,需要豐富産品、加大中間業務收入的佔比。
看點四
推進金融機構國際化
《規劃》表述:逐步發展大型跨國金融機構。支援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業務,逐步開展個人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穩步推動境內機構赴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繼續推動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支援有關國家將人民幣納入國際儲備。
專家解讀: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管理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未來中資銀行走出去步伐將加快,其中人民幣境外資金利用渠道與債券債務管理框架等是關鍵。
看點五
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
《規劃》表述:將建立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申訴處理和處罰機制,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和諮詢系統建設提高金融消費者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專家解讀: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副教授徐曉華表示,金融機構要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要通過宣傳教育和資訊披露,讓廣大消費者識別相應風險,嚴肅查處金融機構損害金融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看點六
搞好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
《規劃》表述:將大力發展個人壽險、健康保險、養老保險、企業年金業務,搞好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總結推廣商業保險參與社會保障、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的經驗和做法。
專家解讀:國金證券(600109)分析員指出,現階段免稅額度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一方面,免稅額度設置過高會對當期國家稅收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免稅額過低也不可取,因為高收入人群正是目前個人養老金的突破口,應當容忍養老金稅制産生的逆向再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