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城鎮化”帶來的投資機會

時間:2013-01-23 09:02   來源:中國證券報
<style type="text/css">

</style>
<p>  1952年12月,倫敦大霧持續了5天,當時能見度只有幾米,找到路的唯一辦法是沿著馬路護欄和房屋走,這場大霧引發的直接死亡人數達到4000至6000人。</p>
<p>  2013年1月,包括北京在內的全國諸多城市也均陷入連續的霧霾之中,甚至一度導致北京地區口罩脫銷。</p>
<p>  1952年,工業佔英國經濟的比重為歷史最高,之後開始向服務業轉移,從每人平均收入和工業結構來看,當時的英國相當於今天的中國。</p>
<p>  兩場大霧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在中國城鎮化已經突破50%的今天,沿用當時英國“先發展後治理”的思路繼續推動城鎮化,顯然是弊大於利。因此在市場熱議“城鎮化”之際,如何挖掘資本市場中的投資機會?不妨從其他國家城鎮化發展經驗談起。</p>
<p>  發達國家經驗表明,城鎮化達70%以上才會更為穩定,這意味著從我國城鎮化的發展速度而言,在2011年的51.27%的基礎上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通過採取修路、鋪橋、建房等基礎設施投資仍是推動城鎮化的重要手段,這對地産、水泥、鋼鐵、建材、工程機械等行業而言,其需求在很長一段時間仍能得到提升,而伴隨城鎮化繼續快速推進,類似汽車、家電等耐用消費品行業也依然具有機會,這與1月份的A股市場活躍熱點相暗合,顯示管理層對城鎮化的高度重視已經引起市場資金的關注,年內城鎮化投資主線漸成。</p>
<p>  拉美國家城鎮化經驗也表明,過度的城鎮化也容易誘發新的問題,即不能僅依靠刺激消費來推動經濟,因為居民的消費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消費增長更容易受經濟增長所帶來的持續收入預期上升直接相關,沒有增長的經濟很難喚醒消費的連續上升,因此經濟轉型在“擴內需”與城鎮化繼續倚重投資邏輯上並不衝突而是互有補充。</p>
<p>  另一方面,管理層近期指出“不能通過‘人為造城’來推動城鎮化”,反映出管理層在城鎮化的頂層設計中已然對其他國家在城鎮化發展出現的問題有所認識,畢竟無論是西歐模式、拉美模式、美國模式還是東亞模式,都曾出現環境污染、教育及醫療投入不足的“瓶頸”,反映到我國,在前50%的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突出表現為垃圾圍城及水資源污染,從人口總數遠小于中國的英國治理情況,倫敦治理污染尚需要花上10年至20年的時間,給我國最大的啟示就是,推動城鎮化離不開“法制先行”——尤其是針對環境保護的法律,同時也需深刻理解如果僅憑市場自發調節和低投資水準並不能從根本解決污染問題,畢竟環保技術通常成本高昂,只能依靠政府嚴格管控及龐大財政支出對相關行業進行鉅額投資,因此對於環保行業而言,長期性的財政政策支援是推動該行業長期發展的必要條件,故而環保行業掘金,投資者需緊盯財政政策的政策導向及實施情況。</p>
<p>  從其他方面來看,把握城鎮化所帶來的區域經濟投資良機,也需做定性分析。對於那些有能力和條件承接東南沿海産業轉移所帶來的巨大投資機會及就業保障的中部人口大省可重點關注,而對於西部人口大省而言,向現代資訊業及服務業轉型也許更為適合。 </p>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