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每人平均收入翻一番每人都應挑起擔子

時間:2012-11-26 13:53   來源:烏魯木齊晚報

  略帶東北口音,引經據典獲得滿堂彩。11月25日,受中國行動通訊集團新疆有限公司的邀請,姚景源來到烏魯木齊,為現場和全疆各地州分會場的近千名聽眾講授了一堂生動的經濟課。

  姚景源開場時説,在一次股市調研中,一位白頭髮老太太問姚景源,“CPI漲到什麼時候是個頭?”這讓他感到,CPI、GDP等經濟數據已經進入百姓生活,任何人都可以用簡單、直觀的方法把握經濟走勢,每一個人都應挑起經濟增長的擔子。

  在當天的講座中,姚景源就如何快速準確地觀察和把握經濟走勢?中國經濟的增長點在哪?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的轉變該注意什麼問題?用最簡單易懂的語言生動有趣地進行了講解。

  姚景源著名經濟學家,現任國務院參事室參事,曾任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姚景源長期從事宏觀經濟分析與研究工作,在歷任不同職務的過程中熟悉了國民經濟中許多領域的知識,能夠擔任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一職,也源於他寬泛的知識面。

  觀點1

  看得懂煤、電、運

  就能把握經濟走勢

  作為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經濟數據都印在了姚景源的腦海裏。他脫口而出,2011年一、二、三、四季度的經濟增速分別為9.7%、9.5%、9.1%、8.9%,2012年一、二、三季度經濟增速是8.1%、7.6%、7.4%,由此看出我國經濟增速回落。

  除了看數據,這位“統計專家”還教授了三招更簡單、直觀的方法判斷經濟走勢——從煤、電、運來判斷。

  生産多少産品,消耗多少度電。姚景源説,“企業家到各地投資,可以看一下當地的用電量,能初步判斷當地的經濟發展。”從用電量來看,2011年12月份,全國用電量是130億千瓦時/天,到了2012年一、二月份,全國用電量是120億千瓦時/天。2011年,GDP(國內生産總值)約是47萬億元,國內用電總量是4.7萬億千瓦時,這兩組數據對比,相當於一度電産生了10元GDP,而如今一天少用了10億度電,説明經濟下行。

  煤炭形勢好不好,全看庫存。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四年,全國煤炭庫存為2000萬噸,可僅2012年一個季度,全國煤炭庫存就達到3700萬噸,再次説明經濟下行。

  産品流通在於運輸,運輸中尤其以鐵路突出。2011年9月份,全國鐵路運輸量是3.24億噸;2012年9月份,全國鐵路運輸量是3.07億噸。運輸總量減少了,又一次説明經濟下行。

  觀點2

  出口指望不上還有消費和投資

  為什麼經濟出現下行?姚景源説,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出口受阻是中國經濟下滑的主要外因。

  在很長時間裏,歐洲對我國具有三大“第一”的意義: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商品出口地、第一大先進技術來源地。經濟領域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出口依存度”,即出口額與GDP的對比,指的是經濟發展對出口的依存度。

  姚景源提供了這樣一個計算方式,2011年我國出口額是18986億美元,這一數據乘以6.3就兌換成人民幣,再除以2011年我國47萬億元的GDP,得出的數據略高於0.25,相當於四分之一。這説明,中國經濟有四分之一與出口緊密相關,也才有了“歐洲一生病,我們就咳嗽”的説法。

  縱觀今年我國出口增長,2012年4月份僅4.9%,7月份僅1%,要想實現年初計劃的出口增長10%的目標,難度較大。

  “出口‘這駕馬車’指望不上,還有消費和投資。”姚景源説,我國經濟增長的根本點在於自己,擴大內需才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根本點。從1997年至今,“擴大內需”一直都是我國經濟增長的突破口。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更是將“擴大內需”的意義完善,即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增長結構。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