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長期因素未變 經濟下行趨勢難言終結

時間:2012-11-16 09:48   來源:中證報

  ■ 大視野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 王建

  2012年9月、10月經濟數據公佈後,有一些觀點認為中國經濟四季度將觸底。的確,PMI、工業增速、工業利潤、出口和財政收入數據都出現一定反彈,這些都是判斷經濟向好的理由。但我仍然認為中國經濟還沒有觸底,9月的反彈是暫時的,只表現了經濟在下行趨勢中的波動。理由是因為觀察短期經濟運作不僅需要短期視角,更需要長期視角。

  觀察經濟增長要有長期視角

  長期視角就是看決定經濟運作中的長期變數是否發生了變化。一般來説,短期變數是指貨幣、利率、財政收支和物價水準這些宏觀變數;長期變數則是指收入分配、城鄉人口比例等結構因素,提供主要國際需求國家的長期經濟走勢以及制度變化。短期因素是快變數,如銀根可以馬上放鬆或收緊,但長期因素變化需要幾年、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積累。制度雖然也可以在很短時間內改變,但根本改變一個社會制度需要長時間醞釀。所以,長期因素決定長期經濟趨勢,至少是長達5年的中期趨勢,不會因短期因素變化而立即改變。或者説,短期因素不能改變趨勢,而只能改變擴張與收縮的幅度。如果是這樣看問題,對短期經濟運作的判斷就不會因月度數據好一點就立即樂觀,差一點就立即悲觀。

  比如,分配關係是決定儲蓄與投資比例的長期因素,因為它是制度性因素,是由社會生産資料佔有方式決定的。現代市場經濟的生産資料佔有方式,是允許少數人通過佔有生産資料而佔有收入。中國在經濟體制改革後也轉入了現代市場經濟體制,因此在這一點上與世界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已經沒有什麼不同。生産資料以及由其所決定的分配關係,大的變革是起于1997年産權制度改革。改革帶來了微觀經濟的高效率,也奠定了中國真正轉入市場經濟的基礎,是進入新世紀這十年中國取得高速發展的最重要制度因素,但也導致了收入分配差距不斷拉大的社會現實。進入新千年以後的這十年裏,消費率下降了14個百分點以上,減少的消費比率就增加到資本形成和凈出口方面。其實,凈出口也是儲蓄或資本積累的一種形式,是以外匯形式被儲蓄起來了。

  影響分配關係的還有發展方面的長期原因,即工業化長期超前于城市化。在市場經濟國家,工業化與城市化是一個相互跟進的自然過程。但在中國,改革前30年為了發展重工業,不得不實行強制城市化滯後的政策。改革以來的30年,先是讓農民“進廠不進城”,後來農民進城後仍然不是市民。城市化的滯後由長達60年的戰略與政策積累所致。日本和韓國在每人平均收入達到2500美元的時候,城市化率就已經超過3/4,但中國目前每人平均收入已經超5000美元了,真實城市化率才剛剛1/3。由於農民和農民工收入低,消費也低,工業化超前的結果就是國內生産的大量産品只能出口。所以,城市化滯後也是一種減少消費和增加儲蓄的機制。由於中國人口以農村人口為主體,所以城市化滯後對分配差距的影響比分配關係更大。

  還有出口問題。如果國內的長期因素都傾向於儲蓄,而儲蓄的實物形態是過剩産品,則出口就是消化過剩産品的唯一途徑。如果國內過剩産品增長快,出口增速也快,國內的實物産品過剩就不會出現。因為對企業來説,商品已經實現了價值和利潤,是以外匯形態儲蓄起來,企業就具有為出口擴大生産和投資的積極性。而國內的分配矛盾,也會被出口的繁榮掩蓋。反之,出口速度慢于國內儲蓄或過剩産品的增長速度,甚至由於爆發國際經濟危機而發生萎縮,國內的生産過剩矛盾就難以避免。

  再來看投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需求決定供給,利潤決定生産,而最終需求只産生於消費和出口。如果國內消費和國外需求不增長,企業沒有錢可賺,就不會生産,更不會擴大再生産,也就是增加投資。投資雖然也是需求,但不是最終需求,因為投資是擴大再生産的源泉,其終點是供給,是産能。但投資是一個實物生産場所的建造過程,一個建設項目一旦開工,就很難因為市場不好而被中途放棄,因為這等於讓企業扔掉已經投進去的錢。所以,市場需求可能已經萎縮,但投資建設産能還在增長,這就是發生生産過剩危機的機理。如果政府為了制止市場需求萎縮而把刺激投資當成擴張需求的主要方向,而沒有在擴大消費和出口需求方面採取重大舉措,那麼一定是在短期增加了需求,長期卻使過剩矛盾更為嚴重。

  經濟下行長期因素沒有改變

  以上已經説明瞭理論,現在看看中國的現實問題。

  消費需求方面,雖説消費增長率一直保持在高水準,去年的消費率也有所提升,但從2011年到2012年,分配關係並沒有得到根本改善。有利於消費較快增長的積極因素,主要是前兩年農業豐收和農産品提價,還有農民工工資上升帶來的居民收入增長。這是短缺造成的市場調整效應,是市場根據生産部門間的要素餘缺,通過價格機制重新分配資源,而不是主動改變制度帶來的分配關係改善。從今年9月出版的《2012年中國統計年鑒》看,中國城市居民家庭最高與最低收入差距仍然是10倍,也説明社會分配狀況沒有變。所以,如果分配機制不改變,由於市場調整總有邊界,調整到位後,農産品和勞動力供求在新的價格水準下達到均衡,居民收入和消費增長又會慢下來。特別是在經濟減速的情況下,比如最近就有許多有關企業裁員減薪的報道。

  出口方面,決定出口的長期因素,是當前這場沒有結束的國際經濟危機。導致這場危機的原因是發達國家虛擬經濟嚴重脫離了實體經濟發展,實體經濟在長期萎縮的過程中出現了虛擬經濟的瘋狂膨脹。比如,美國製造業比重在上世紀90年代初還高達28%,新世紀初就下降到15.8%,2010年下降到11%。日本和歐洲的實體産業情況也大致如此。導致發達國家實體經濟衰退的根本原因,是冷戰後全球實體經濟市場的統一,而廣大發展中國家有著比發達國家低得多的要素價格,由此形成實體産業的競爭優勢。直到目前,中國的工資水準仍是發達國家的1/10,發達國家的實物産品供給遠低於需求的矛盾仍會長期存在,並由實物産品供求的長期失衡,決定他們的貿易失衡、財政失衡以及資産負債表失衡都難以糾正。QE(量化寬鬆)解決不了發達國家的實體經濟競爭力問題,只能是一碗“續命湯”,並且會引起新的、更大的危機。更大的國際危機也許會爆發得很快,因為歐元區的主權債務危機已經進入到一個新階段,美國和日本也面臨明年初的“財政懸崖”。如果是這樣,我國外需就會面臨持續萎縮的情況。實際上,今年9月的出口增速反彈主要是基數因素所致。10月出口持續反彈,仍是源自去年出口基數持續下降的影響。

  投資方面,今年以來投資增速雖然一直保持在20%以上的高位,但我一直認為,不能用投資完成額來代表投資需求,因為投資完成額更接近投資從需求到供給變化的“質變點”。投資完成額越高,説明馬上會變成産能的投資越多,所以把它理解成是産能的增長指標會更合適。比較合適代表投資需求的是“施工項目計劃總投資”指標,但這個指標今年前10個月只增長了16%,比去年同期19.8%的增長率低得多,也顯著低於同期20.7%的投資完成額增長率。所以,投資需求還是向下走,而且也沒有理由不向下走,因為消費和出口需求都沒有出現實質性的反彈。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完成額的高增長,只説明瞭未來的産能過剩會更嚴重。

  國研中心企業家調查系統剛剛發佈的調查數據説明,2012年中國製造企業的平均設備利用率只有72.7%,而2010年是78.3%。根據國際統計經驗,設備利用率在75%以下就是危機狀態。其中有些嚴重過剩的部門,如鋼鐵、有色金屬、汽車等,設備利用率分別只有68.8%、67.6%和66.6%,已經低於70%,按國際標準則已陷入嚴重蕭條。但前10個月汽車産業投資完成額增長率高達33.7%,鋼鐵也有3.9%,整個製造業的投資完成額增長率高達23.1%。許多已經嚴重過剩的産業部門,雖然産品價格不斷下跌,虧損不斷增加,但産量仍高增長。例如,今年10月鋼材産量增長11.7%,十種有色金屬産量增長14%,原因就是新産能不斷加入進來。同時説明,投資完成額的高增長,更多反映著産能的高增長,而不是投資需求的高增長。

  生産過剩就是需求不足,反過來也是如此。如果沒有內外需求的增加,投資完成額增速處在高位,就會加劇過剩,企業利潤還會繼續下降,企業就不會增加生産和投資。需要指出的是,今年9月企業利潤和財政收入的回升都有假像,因為與企業利潤高度相關的企業所得稅增速從8月的-5%擴大到-11%。一般來説,財政數據都比統計數據更可信。而財政收入的反彈主要是因為非稅收入高增長。

  所以,由於決定經濟下行的長期因素並未發生根本改變,中國經濟下行趨勢不會結束。目前的經濟反彈,更多反映的是政府增加投資和貸款供給的效果,對經濟來説仍是外生因素,而不是內生性需求增長。如果沒有城鎮化具體舉措和調整分配關係根本措施的出臺,中國經濟觸底反彈時刻就不可能到來。我以前認為,經濟下行會在2013年下半年結束,也是基於那個時候會發生大的改革和調整的判斷。(王建)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