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減速殃及人民幣 即期匯率首觸“1%跌停”

時間:2012-07-24 15:00   來源:羊城晚報

  經濟減速殃及人民幣:從年初至今,人民幣兌美元累計下跌1.3%,這是人民幣七年來首次半年期內出現貶值。

  上週五,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歷史上首次觸及1%的“跌停位”,人民幣的罕見貶值引發市場關注。昨日,央行順勢而為,將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定為6.3270元,人民幣較前一交易日中間價貶值158個基點。分析人士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此番人民幣貶值除了與美元強勢有關外,中國的經濟減速所引發人民幣貶值預期也是其重要原因。

  經濟減速引發人民幣貶值

  預期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從7月13日至7月19日期間的五個交易日中,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以連續上升來迎接匯改7週年,但與中間價走勢相悖的是,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卻連續下跌。7月20日, 即期市場上人民幣的最低價為6.3743,較當日中間價6.3112相差631個基點,觸及1%交易幅度的下限;隨後匯價小幅回升,最終收在6.3735。

  中信銀行廣州分行資金部專家梅治信表示,此番人民幣貶值與近期美元走強分不開關係。記者了解到,7月20日美元指數大幅上漲過百點。

  梅治信表示,近期中國進出口增速放緩引發了人民幣貶值預期也與此番人民幣貶值有關。“大家人民幣貶值預期,會更傾向於持有美元”,梅治信表示。有分析人士也表示,此番人民幣貶值説明市場可能對於中國經濟充滿疑慮,人民幣下行壓力不容小覷。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人民幣匯率走低,昨日,央行順勢而為,將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定為6.3270元,人民幣較前一交易日中間價貶值158個基點。對此,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外匯交易員劉庶表示:“今天的中間價比前一交易日貶值了很多,主要原因是美元指數走強,非美貨幣全線貶值,央行也是看清了形勢,順應市場而給出中間價。自從4月16日央行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以來,已經明確儘量減少行政干預。”

  大規模資金外逃不太可能據悉,從年初至今,人民幣兌美元累計下跌1.3%,人民幣中間價也累計貶值達到0.18%,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人民幣七年來首次半年期內出現貶值。

  對此,有市場人士開始表達會出現“資金外逃”的擔憂。

  不過梅治信對記者表示, 目前來看,大規模資金外逃不太可能出現。“出逃的可能是一些前期進入市場、預期人民幣升值的熱錢,但是對於投資于實體經濟的資金不太可能出現大規模外逃”。梅治信表示。

  QE3不出,美元將繼續強勢

  最近居民和企業觀望情緒很濃,結售匯也不積極,願意留些美元在手上。劉庶表示:“我認為短期看人民幣的貶值空間已經很小,近期可能會漲回來,建議手裏有美元的這兩天可以結售匯。”

  但更長遠來看,梅治信表示,如果美國不祭出QE3(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那麼在歐債危機和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美元在未來三到六月還會維持強勢。

  據悉,美國將在七月底八月初舉行貨幣政策會議,此次會議可能會傳遞出有關的資訊。“但目前來看,美國還沒傳出有關QE3的資訊,這也是美元近期走強的原因之一”。梅治信表示。(記者 孟慶利 曾頌 實習生 譚暢)

編輯:米廣強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