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脫貧不易 難在金融結構失衡

時間:2012-03-27 09:51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在今年兩會的經濟類話題中,小微企業的困境求解毫無疑問是焦點中的焦點。

  “當炒股、炒房這些路都走不通的時候,大家再次回頭重新認識小微企業的價值。從上到下,觀念上已經在轉變,並形成共識。”在全國人大代表、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張劍星看來,這是最好的消息。

  小微企業“大旱”

  只等來一場“毛毛雨”

  “中國大量的小微企業確確實實客觀存在,你必須去扶持它。”張劍星説。

  以浙江為例,按照浙江省副省長毛光烈給出的數據,浙江省的小微企業有169000家,佔全省企業總數的97%。這個數據與全國總體情況相符。

  然而,恰恰是這些“佔大頭”的企業生存較為困難,尤以小微企業為甚。

  在過去的一年裏,全國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長期研究中小企業的經濟學家辜勝阻,調研了15個省、市、自治區,9次去浙江,3次去溫州。“當前,我國中小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的狀況,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更為艱難。”

  根據辜勝阻的調研結果:現在的困境是有訂單不敢做,做得越多虧本越多;有訂單沒人做,人跑了,用工荒;去年是融資難、融資貴、融資險交織影響。中小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融資困境,表現為“不用高利貸是等死,用了高利貸是找死”。浙江80%的小微企業靠民間借貸,90%的中小企業得不到政策金融的貸款。

  為解決小微企業的困局,去年10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的扶持小微企業的“國九條”政策,減輕小微企業稅負,併為小微企業發展創造有利的融資環境。之後的5個月內,國務院3次部署出臺小微型企業的扶持組合政策。

  但在全國人大代表、納愛斯集團總裁莊啟傳看來,這仍然是“毛毛雨”。

  “銷售額6萬元以下企業才免50%的所得稅,我上次提案就提出,對於那些新創立的企業,年銷售額50萬以下的,政府應該全免所得稅。”莊啟傳説,“現在還只是打雷的時候,雨還沒有下嘞。”他認為,政策的力度還應該再大一點。“政府收太多了,那麼龐大的機構在低效地運轉,壓力都在企業身上。中國的企業難,難就難在政府管制太多,並且在跟企業搶利益。”

  浙江省委組織部部長蔡奇坦言,企業的稅負確實太重,國家應該要考慮為實體經濟進一步減負,“減負不排除考慮整體減稅的問題”。

  在兩會期間,減稅問題幾乎成為經濟界的集體呼聲。

  難在金融結構失衡

  在小微企業所有的困境中,融資難問題仍然被排在了首位。“國九條”中,涉及金融的有6條,重點提出拓寬民間資本的融資渠道。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國的金融體系結構失衡。”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開發銀行顧問劉克崮説。

  劉克崮兼任中國小額信貸機構聯席會會長,一直關注並努力推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大銀行拼命為大企業和政府融資平臺提供充足的資金,不惜競相壓價。我們為大企業服務的能力足夠了,但為1000多萬的小微企業、近4000萬的個體戶和2億的農戶等草根經濟體服務的能力十分薄弱,甚至嚴重不足。”

  劉克崮認為,當前基於正規財務報表和充分抵質押物來運作的金融體系,並不適應草根經濟體系的小、散、弱、多、缺少抵質押物以及幾乎沒有正規財務報表的特點。“解決草根經濟體融資難的根本出路,在於構建和發展有中國特色的草根金融體系,通過這樣一個草根金融體系的建設,根本改善中國金融體系結構失衡的局面。”

  他設想架構了這樣一個中國特色的多層次金融市場:中國的金融機構,大機構不缺、中小機構不足,尤其是小金融機構嚴重不足,因此重點建設以小微金融機構為主的草根金融體系。第一,引導大型國有和股份銀行設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專營機構。第二,適當發展中型銀行,鼓勵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股份商業銀行設立分支、跨域、兼營小微型金融業務。第三,鼓勵郵儲銀行、農信社要堅守基層、服務小微型企業的金融方向。第四,大力發展新型的小微型銀行和其他小金融機構,支援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資金互助社等。

  這個構想試圖形成這樣一個金融體系格局:國家和省級層面擁有數十家大型金融機構,地市級層面擁有數百家中型金融機構,區縣級層面擁有數千家金融機構,街道、社區、鄉鎮擁有上萬家微型金融機構。其中,基層的微型金融機構,以只存不貸的經營方式為主。

  “國內始終缺乏專門面向小微企業的小型金融機構。”據辜勝阻介紹,在美國,佔全美銀行資産大約12%的社區銀行,卻在銀行提供給小企業的100萬美元以下貸款額中佔比達40%,即使在銀行業壟斷程度遠高於美國的歐洲,也依然活躍著大量類似美國的社區銀行。

  劉克崮曾專門去過孟加拉和印尼考察,那裏也基本形成了為窮人提供小額貸款的制度。“大部分有貸款要求的窮人,都有機構給他們供應相應的資金,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

  事實上,在上世紀末,中央決定在全國各大中城市成立城市商業銀行,其初衷即是“服務地方經濟和服務中小企業”。只是,在之後的發展中,逐漸偏離了初衷,許多城市商業銀行開始全國性地擴張,熱衷於與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爭搶大客戶和大項目。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因此沒有多少改善。

  當然,主管部門也在努力。這幾年,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試點被認為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積極嘗試。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6月末,村鎮銀行已經達536家,至2011年9月末,小額貸款公司已達3791家,到2010年底,全國有109家商業銀行成立了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

  “但一件事走得過快,可能就會出問題。”劉克崮提醒説要謹慎,小額貸款公司發展迅猛的印度已經出現了還貸危機,而以窮人銀行聞名的孟加拉也開始出現問題,孟加拉政府正在準備出臺一系列措施對小額貸款進行監管。

  怎麼監管確實是個問題,尤其是在中國,龐大而複雜。

  “給兩億農民放貸,該怎麼監管?小額貸款公司現在已經是4000多家,很快將達到5000家,還在繼續增加。銀監會監管不到那麼細。怎麼辦?發動地方三級政府, 30多個省份、數百個市、2000多個縣,由他們去監督、管理、控制那些基層的小機構,省一級主管,市、縣配合。”劉克崮認為,中國對小金融的監管體系已經有一些雛形,其標誌之一即是中國幾乎所有省市都已成立了地方政府的金融辦公室。(記者 郭芳)

編輯:李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