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不利因素或將經濟推入滯脹泥潭

時間:2011-06-08 13:39   來源:中國經濟網

  近期,推高通脹的新因素紛紛浮出水面。人民幣非理性升值、南方罕見大旱、油價電價提高、豬肉價格上漲、蔬菜等農副産品價格大舉反彈。對此,資深財經評論人余豐慧今日發表博文表示,以上因素疊加在一起,對通脹助推作用巨大。文章指出,面對通脹抬頭的現狀,央行頻繁使用貨幣政策工具收緊流動性,抑制物價,應對通脹。但以政府定價商品漲價為主和乾旱等自然災害因素造成的物價疊加上漲,使得通脹不斷攀升走高,諸多合力如果持續作用,很可能將中國經濟推入滯脹的泥潭。

  貨幣政策過度使用

  人民幣升值速度不減,熱錢大舉流入,對衝壓力居高不下,使得央行不得不被動發行基礎貨幣,增大助推通脹的貨幣因素。初步測算,今年以來已經被動發行基礎貨幣1萬億以上。文章指出,基礎貨幣沒有商品保證將直接助長投機,推高物價。人民幣升值雖然快卻沒達到目的,外儲增加,繼續被動發行貨幣,給中國出口企業帶來了巨大困難。

  物價疊加上漲助推通脹

  文章認為,油價、電價等政府定價商品價格上調將助推通脹。油價的屢次上調已對通脹加大起到很大作用。近期又以“漲價”來解決“電荒”,雖然沒有上調民用電價,但是上調工業、商業、農業電價對物價的助推作用也不可小視。

  南方大面積持續乾旱對糧食價格的影響在期貨市場已經反映出來,糧價因乾旱過大波動可能性在增大。其影響將很快傳遞到物價上,並造成調控通脹壓力持續加大的局面。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