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東啟西”中國中部經濟崛起正當時

時間:2010-12-28 09:05   來源:新華網

  “在中部的佈局上,我們進程顯然有點晚了。”鄭州百事飲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湯連茂日前向記者感嘆:“中國中部地區的市場潛力太大了,我們需要加快發展步伐。”

  對於快速消費品來説,中國中部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意味著大量的市場需求,飲料行業的國內外大鱷2010年在這裡展開了一場投資大戰:

  3月份以來,匯源、娃哈哈相繼宣佈新增生産線和投建生産基地。10月,可口可樂在華面積最大生産基地、投資9億元的漯河新工廠運營揭幕。11月,投資2億元的百事可樂河南鄭州新廠奠基。

  這只是中國中部吸引投資風雲涌動的一個縮影。一度處於東部開放和西部大開發夾縫中的中部地區擺脫了過去“不東不西”的尷尬,迎來了“承東啟西”的快速發展。昔日的“經濟洼地”正在實現新的崛起。

  位於中國內陸腹地的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人口3.61億,佔全國人口的28.1%,其中農村人口占全國近三分之一。

  繼2009年國務院通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以來,2010年,中部崛起的相關政策開始密集出臺。8月,國家發改委公佈了《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實施意見》、《關於促進中部地區城市群發展的指導意見》。9月,國務院又發佈了《國務院中西部地區承接産業轉移的指導意見》。一系列文件為中部發展規劃出發展路線圖,中部地區未來發展趨勢更加清晰。

  來自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部地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7萬億元,每人平均GDP達到2萬元,比2005年翻一番,佔全國比重由2005年18.8%上升到19.4%。今年上半年,中部六省實現地區生産總值3.78萬億元,同比增長15%,比上年同期加快6.2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四大區域板塊之首。

  “隨著中國加快産業升級和區域發展步伐,在以‘外需驅動’向‘內需驅動’經濟轉變的態勢下,中部地區的優勢開始凸顯。”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劉剛教授表示。

  “中部地區地理優勢突出,連接東西,交通便捷,勞動力充足,這些都是我們考慮的,最關鍵的是,中部地區巨大的市場潛力已經浮出水面。”湯連茂表示。

  巨大的市場需求帶來了更多的投資機會,以安徽為例,前11個月安徽省累計消費3738.4億元,同比增長19.2%,增幅高於全國0.8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三。

  “隨著經濟發展,中國從東向西的産業梯度轉移成為大勢所趨。過去沿海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也與內地拉平,在外部條件的推動下,中部土地、煤、電等資源充足,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政府也下大力服務招商引資,各方面都做好了準備。”河南省商務廳外資處郭海燕處長表示。

  基礎設施的完善為中部地區快速發展鋪平了道路。在武漢,貫穿東西南北的鐵路線呈現出一個大大的“米”字形,來往東西南北的京、穗、滬、蓉四大城市中心,只需5小時。隨著高鐵的開通,2011年底,河南到北京只需兩個半小時,武漢到北京只需4個小時。

  交通的便捷也促進了中部城市群的發展。在政策的引導下,武漢城市圈等6大城市群正在對整個中部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2010年11月,位於湖南省東北部長株潭城市群對湖南省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5%,成為湖南省經濟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在謀劃中部經濟崛起的道路時,國家也在積極引導各地依託特色探索新的發展模式。2010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皖江城市帶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規劃》,這是中國批准設立的首個國家級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

  “它標誌著産業梯度轉移正式上升為中國國家戰略之一,為了引導中西部産業承接的有序和科學發展,這裡正在探索一條在轉移中升級和在轉型中創新之路。”安徽省蕪湖市發改委總經濟師汪自強表示。

  2009年10月,武漢綜合性國家高技術産業基地被國家發展改革委認定為綜合性國家高技術産業基地,其後,武漢東湖高新區獲批國家第二個自主創新示範區。

  “新時期,中部發展的動力之源應該立足在科技創新上。”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宣傳中心李宏表示,武漢綜合性國家高技術産業基地未來6年將投入1萬億元,重點發展電子資訊、生物、新能源等6大産業,力爭建成中國中部地區自主創新能力最強的綜合性高新技術産業基地。

  2010年12月,發改委正式批復設立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是首次以“資源型經濟轉型”為主題設立中國第一個全省域、全方位、系統性的國家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中部地區正處於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從3000美元向6000美元邁進的重要階段,迎來了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劉剛教授點評認為,“十一五”期間,中部各省基本敲定了城市群的定位和方向,區域協調發展寫入了“十二五”規劃。“未來五年,必然是中部經濟轉型升級、城市群崛起的發力之時。”(孟華 李建敏 王麗)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