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銘:未來幾年中國引進外資仍處於高潮期

時間:2010-09-08 09:54   來源:中國證券報
<P>  擁有鉅額外匯儲備,中國還要引進外資嗎?未來幾年中國還會繼續保持對外資的強烈吸引力嗎?正在廈門出席第二屆世界投資論壇和第14屆投洽會的商務部部長陳德銘7日就當前中國外資領域熱點問題一一給予回應。</P>
<P>  “意見我們樂於接受,對於不實之詞我們也要給予明確回應。”在回答記者有關“中國投資環境惡化”的提問時陳德銘説。他表示,引進國際資本一直是中國改革開放關注的重點問題,總體來看,國際金融危機發生至今,中國整體的投資環境在進一步改善。</P>
<P>  中國目前已經連續18年成為發展中國家吸收國際資本的第一位,同時也是世界吸收國際資本的第二位。陳德銘説:“估計今年中國引進投資會在去年基礎上又有所增長,可能會突破1千億美元,這意味著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他表示,從跨國公司紛紛到中國投資的本身就可以説明中國投資環境是改善和加強的。</P>
<P>  當前中國還要引進外資嗎?陳德銘堅定地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他説,我們改革開放和吸引外資的戰略不是僅僅因為缺錢,而是希望在包容、多元的世界裏,能把其他國家和民族的企業管理和産品方面的優勢吸引進來,更好地學習別人的長處發展自己。</P>
<P>  陳德銘補充説,現在的一些情緒並不完全是跨國公司的,一些發達國家目前仍處於高失業率的狀態,其領導人提出産業回歸、出口倍增,甚至鼓勵在海外的企業通過政府的資助回到國內去。“這種博弈情況,一定程度上經媒體或仲介機構而渲染擴大,並不完全符合中國吸引外資的事實。”</P>
<P>  陳德銘表示,當前整個世界經濟復蘇面臨很大不確定性,中國外資走勢一定程度取決於世界經濟走向,但他判斷未來幾年中國引進外資仍處於高潮期。</P>
<P>  但他同時強調説,我們注重的不是引進外資的數量,而是關心外資的結構和品質狀況。他預計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引導下,中國的高端技術和高附加值産業、服務業引資將呈現快速發展態勢。此外,中國引進外資的方式和形式也會發生變化,將從原先的大量集中于加工製造業轉為向製造業兩端,即設計研發和服務行銷領域聚集。</P>
<P>  作為今後一段時期中國利用外資的指導方針,今年4月份《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若干意見》正式發佈。陳德銘説,我國有關部門據此在産業政策、區域引導以及法律法規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未來將繼續強化智慧財産權保護等領域的工作。</P>
<P>  此外,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出席聯合國貿發會議第二屆世界投資論壇的部長圓桌會議時表示,貿易保護主義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經常碰到的問題,部分國家以國家安全為理由限制資本流入,把安全問題擴大化是變相的投資保護主義,不利於當地的勞動就業和經濟復蘇。</P>
<P>  陳德銘説,目前各國的投資政策並不同一,往往會各自簽訂投資貿易雙邊保護協定,中國與日本、韓國的投資貿易雙邊保護協定有很大突破,但與美國、加拿大等國由於不同法律體系的問題、國民待遇等問題仍存在分歧。目前,歐盟希望與中國簽訂協議,商務部正在做可行性研究,但難點在於發展狀況、投資水準不同,短期內很難找到結合點。</P>
<P>  對於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陳德銘建議,發展中國家可以效倣30年前的中國,設立經濟開發區和工業區,率先發展經濟。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不發達國家的基礎設施還不行,但某些區域和城市,比如港口城市或者國家首都邊上的工業區,讓這些地方先發展起來,然後逐步帶動起來。 (王希 康淼 萬晶) </P>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