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宏觀調控政策須警惕“內憂外患”

時間:2010-08-24 09:40   來源:證券時報

  在前一階段宏觀調控政策以及全球經濟復蘇步伐放慢等因素作用下,下半年經濟增長適當放緩已成必然,國內外各種風險因素集聚,使得我國經濟運作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增加。結構調整仍是全年政策目標,但下半年調控將保持經濟適度增長,同時抑制價格過快上漲,新刺激政策年內不宜出臺。

  內部風險日趨明顯

  儘管7月CPI突破了3%的警戒線,但筆者認為我國通脹風險正在消退,即使三季度受洪災、糧價上漲等影響出現階段性反彈,仍然難以構成持續通脹的基礎,PPI已經掉頭向下且漲速放緩,未來CPI將趨於回落。但是,我國經濟運作仍然面臨三大風險。

  第一,刺激消費政策後勁不足。依靠政府補貼鼓勵居民消費的政策,主要指向城鎮中低收入家庭和廣大農村居民等低消費群體,這些低消費群體缺乏穩定的收入來源,政策效應難以持久。受制于耐用品消費的週期效應,我國汽車消費和家電消費在政策刺激下繼續超速增長的空間已經不大,居民消費前景不容樂觀。

  第二,房地産調控恐拖累經濟增長。房地産調控對房地産開發投資具有滯後效應,歷史經驗表明,調控效果會在兩個季度後才開始顯現。據此可以預計,本輪房地産調控效果將會在四季度比較明顯,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下滑會使我國固定資産投資出現大幅波動,加劇經濟下行風險。

  第三,地方政府融資平颱風險升級。隨著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數量和融資規模的飛速發展,地方政府的負債規模在急劇膨脹。截至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餘額為7.38萬億元,同比增長70.4%,2010年一季度銀行新增貸款有40%流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地方政府的過高債務如同一枚“定時炸彈”,一旦失去控制,將對國內銀行業造成沉重打擊,成為我國經濟第一殺手。

  外部風險日益多變

  受前期大規模金融救助計劃及經濟刺激政策的影響,上半年全球經濟延續了去年的復蘇態勢。但是,這種超預期的復蘇是擴張性政策、庫存週期變化等一系列非常規政策短期效用的顯現,其可持續性面臨較大挑戰,經濟復蘇前景存在諸多變數,使得我國外部經濟環境堪憂。

  第一,全球經濟呈現差異化復蘇。上半年全球經濟復蘇勢頭明顯,世界各大機構紛紛上調今年經濟增長預期,但是我們看到這种經濟復蘇具有很強的區域差異性。從統計數據來看,亞洲新興市場經濟體繼續領先發達經濟體快速增長,美國、日本先後走出經濟衰退陰影,歐元區受債務危機影響則相對滯後。其中,新興市場經濟體出現經濟過熱勢頭,而發達經濟體仍表現為通貨緊縮,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失業率依然高企。

  第二,政府主權債務危機愈演愈烈。為應對金融危機而採取的各項政策,使得各國政府的公共債務規模急劇擴張,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不斷升級,引發全球金融動蕩。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數據,目前二十國集團成員財政赤字佔GDP的比例已近8%,財政不穩定將嚴重拖累經濟復蘇,全球公共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大幅下降。同時受主權債務危機影響,國際資本正大量從發達經濟體流向新興市場經濟體,全球新的金融失衡正在形成。

  第三,各國刺激政策退出策略難以協調。由於全球經濟的差異化復蘇,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貨幣政策走向兩極化,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依舊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基調不變,而新興市場經濟體受到資産泡沫和通貨膨脹的困擾,已然走上加息之路。各國刺激政策退出協調難度加大,給全球經濟復蘇平添新的風險。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