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廣:把握“去不健康因素”良機

時間:2010-08-20 10:48   來源:新華財經

  經濟增長適當回調並不是經濟走壞的標誌,相反,是經濟回歸正常、去不健康因素的標誌,是為今後中國經濟再現新一輪較快增長週期積累能量的必要過程

  財經國家週刊報道 2010年上半年中國宏觀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態勢,經濟復蘇的趨勢進一步鞏固。但2009年過度擴張的貨幣政策也産生了一些負面影響,主要是房地産泡沫比較嚴重,結構調整推進不暢。

  預計下半年經濟增長將有所回落,這是合理的調整,更可喜的是通脹壓力將趨於減弱。與許多人擔心二次探底的風險不同,我們認為,2010年下半年甚至2011年經濟增長回落是正常現象,對調結構、轉經濟發展方式以及保持經濟長期可持續性增長是好事。

  實際上,2010年不是新一輪經濟加速增長週期的起始之年,去年二季度以來的經濟強勁回升僅是一種反彈,不是反轉。

  首先,經濟的內在增長動力不足。2009年二季度以來的強勁回升,是政策性推動的回升,不是市場內在的回升,靠的是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特別是房地産投資高增長、房價的暴漲不是源於內在需求(自住性購房需求),而是源於貨幣供應量增長過快,信貸投放過多,即是由過度的流動性推動的房地産泡沫化增長所産生的高增長幻覺,是不能持續的。

  因此,經濟回落是一種內在要求。一方面,政策刺激效應正在逐步遞減,如2009年國有企業投資增速很高,2010年則明顯回落;另一方面,中國經濟自2008年開始的內在調整過程並未結束,相反被前期過度刺激的政策延緩了,必須“補調”,也只有“補調”,解決好中國經濟的內在結構問題,新一輪經濟增長週期才可能啟動。

  所以,2010年很像十年前的2000年,不是經濟的大反轉,而是需要通過加快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來形成經濟增長新的動力,才能保持經濟較快增長。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