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貿易保護向高科技領域蔓延

時間:2010-07-09 10:32   來源:人民日報

  歐盟首次對我數據卡同時發起反傾銷調查及保障措施調查

  在日前剛剛閉幕的G20峰會上,各國首腦一致認為應繼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話音剛落,6月30日,歐盟就對中國數據卡(又稱無線寬域網路數據機)同時發起反傾銷及保障措施調查,涉案金額約41億美元。這也是歐盟首次對中國産品同時發起反傾銷調查及保障措施調查。

  業內專家認為,歐盟此次的調查公告給我國外貿傳遞出一個信號,國際貿易摩擦已經由傳統領域延伸到高科技領域,值得警惕。

  歐盟為何發起貿易保護調查

  據中國機電産品進出口商會網站發佈的資訊,歐盟委員會是在接到比利時無線網路設備生産商Option的投訴後,認定存在初步證據支援發起反傾銷調查,從而做出的決定。Option公司同時請求對從中國進口的無線網卡實施強制性的海關註冊登記,從而將來一旦決定徵收反傾銷稅,將可以追溯適用於已經登記並進口的産品。歐盟委員會根據相關規定接受了這一請求。

  Option公司為什麼發起投訴?據業內人士介紹,Option公司在歐洲地區的市場佔有率逐年下降或許是主要原因。由於技術、成本優勢,中國製造的數據卡質優價廉,給國外生産商帶來較大衝擊。歐債危機背景下,外國廠商貿易保護意識也比以往更加強烈,更多地傾向於使用各種貿易保護措施。

  但在商務部公平貿易局負責人看來,這並不能構成歐盟發起反傾銷及保障措施調查的理由。“數據卡屬於不斷更新的高科技産品,中國産品促進了技術進步並創造了新的市場,也給消費者帶來了福利。”這位負責人説,歐盟對一種産品同時發起兩種救濟措施調查,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做法,是濫用貿易救濟措施干擾正常貿易。

  貿易摩擦形勢更加嚴峻

  此次歐盟發起的貿易保護調查並非個別案例。今年1月,美國相繼裁定對中國産金屬絲網托盤和電熱毯徵收高額反傾銷稅,並對中國産鑽管發起“雙反”調查;3月,美國商務部又發佈對中國輸美銅版紙和磷酸鹽兩起“雙反”案的反補貼初裁公告。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一季度中國遭遇貿易救濟調查19起,涉案金額11.9億美元,同比增長93.5%。

  業內專家認為,2010年世界經濟雖然出現復蘇勢頭,但由於存在著整體或局部不確定性,在失業率居高不下、居民收入前景不明朗、産能過剩仍較普遍的情況下,一些國家和地區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針對中國的貿易摩擦形勢更加嚴峻。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陸燕認為,今後政府、商會、企業要通力合作,發揮並不斷完善“三位一體”的應對機制,綜合應對貿易保護;通過政治交涉、法律抗辯、業界合作,全方位、多途徑應對各種貿易摩擦;堅持對話與合作,將解決摩擦的手段由雙邊為主轉向雙邊和多邊並重,以應對複雜形勢。

  只有積極應對才有出路

  歐盟發佈調查公告之後,商務部第一時間公開表示嚴重關切。中國機電産品進出口商會、相關企業快速反應,立即著手應訴工作。7月1日,中國機電産品進出口商會發出了“關於召開應訴會的緊急通知”,召集企業于5日開會準備應訴事宜。機電商會法律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當時商會盡可能多地聯繫中國企業,遍佈全國多個省市。

  7月5日,應訴會在京如期召開,數十家涉案企業、政府有關部門均派人參會。由於尚在準備階段,政府、商會、企業等有關方面並不願意向媒體過多透露會議內容。但據記者了解,所有與會企業對該案都很重視,明確表示要積極應訴。中國機電産品進出口商會負責人則表示,商會將組織全行業全力以赴應訴該案,證明我企業對歐出口沒有任何傾銷等不公平貿易行為,而是惠及歐盟廣大移動通訊産品用戶的正常貿易行為。

  事實證明,面對貿易保護行為,只有積極應對才有出路。7月1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公佈了對原産于中國的金屬絲網托盤反補貼和反傾銷調查的産業損害調查終裁結果,認定該産品未對美國産業造成實質性損害或實質性損害威脅。至此,調查結束,美商務部不得對我企業徵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中方應訴取得完勝結果。(記者 崔鵬)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