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仲介“炒房租”難解民生糾結

時間:2010-07-08 09:16   來源:新京報

  據報道,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安排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房租暴漲原因調查工作已經結束。據悉,初步調研報告對“北上廣深”四城市的房租上漲情況及原因進行了分析,認為除了季節性因素外,部分仲介因為房屋買賣生意下降,從房主處收租房子做“二房東”,推高房租或勸説房主抬高房租所致。

  仲介無疑構成了此輪房租上漲的直接環節,而允許仲介開展租賃全程代理業務,即充當“二房東”,也為仲介“炒房”提供了便利空間。此輪房産調控導致二手房交易進入冰凍期。仲介為了求得生存而在房屋租賃市場“大做文章”。這些都是事實。

  如果,我們認定仲介炒房是主要原因,那麼,理應考慮是否應該在制度上更加嚴密,不給仲介炒房的機會。問題在於,不讓仲介做“二房東”,房租就能降下來嗎?如果仲介炒房的目的是“壟斷房源以抬高房租”,那麼,即便不能開展租賃全程代理業務,他們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掌握房源。

  房屋租賃市場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形成壟斷和達成價格同盟並非易事。所以,從本質上説,房租價格的上漲只是釋放了一個正常的價格信號。

  現在樓市觀望期仍然沒有結束,賣方持房觀望,而買方只有租房以待。空置的商品房並未大量轉化為房屋租賃市場上的房源,而隨著大學生畢業,租房的人卻又大量增加。這其實就加劇了供求失衡,使房租上漲。

  儘管造成房租上漲的背後因素有很多,有大學生求職、拆遷等季節性和偶然性因素,也有通脹等宏觀因素。然而,房租價格的問題,本質上還是房價的問題。如房價太高,人們買不起房則只好租房,高房價其實就是在為城市增加租房需求,從而抬高房價。這份報告指出,北京3-6月份同比上漲幅度超過了18%。而根據公佈的有關數據,這段時間的北京房價也都比去年同期上漲一成以上。房價和房租的關係正是“水漲船高”。

  房租價格的調整實際上和房租有一定的滯後性。因為,租房者一般都是一年半載才換一次房,並不是每個月都在租房。其體驗到的房租上漲正是與去年同期相比較的結果。去年此時,恰恰正是樓市飆升之際。雖然,房租每個月都在跟著房價上漲,然而,只有經歷了這樣一個租房的週期,才突然被社會所發現。

  當一個城市的房租價格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當年輕人連房租都承受不起的時候,逃離“北上廣”的口號就會流行。所以,在房租問題背後的民生關切點,仍然是住房問題,尤其是外來人口的住房問題如何解決。

  日前,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公佈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七成北京城鎮居民擁有住房。由此可見,外來人口才是北京租房市場上的主力軍。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如果政府保障性住房仍然限于戶籍政策,常住的外來人口只能依靠買商品房和租房解決住房問題,那麼,房價和房租的問題就會“按下葫蘆起來瓢”交替上演。

  如果仲介炒房確實有違規行為,確實需要打擊。不過,只有這樣還不夠,應對突然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的房租問題,有關部門關鍵還是要找到房産市場的準確“穴位”,據此出招才會有效果。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