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是一場信心危機

時間:2010-05-06 14:52   來源:上海證券報

  再過幾天,就是希臘政府償還90億歐元貸款的最後期限。儘管希臘政府已經獲得了歐盟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100億歐元的救援承諾,但由於德國等歐元區成員國的態度仍然較為曖昧,這場爆發在希臘的債信危機前景仍不明朗。

  為了換取這筆歐元區有史以來首次啟動的聯合救助款項,希臘政府已經承諾進行總額為300億歐元的財政緊縮措施。該計劃雖然可以被視作是希臘政府為減赤作出的努力,但卻並未博得市場歡心。

  圍繞希臘償債的立場儼然被分成三派:作為“施主”的IMF認為,1100億歐元金額已經夠大,將提供希臘“喘息空間”,讓該國有餘裕穩定預算赤字。該組織也認為,除了要求希臘進行嚴厲的削減,幾乎沒有其他選擇;在希臘國內,公民則對緊縮措施強烈反對,希臘公民多次展開罷工,學校、醫院都被迫關閉,雅典重要古城也遭佔領。他們抗議政府為了取得援助金,竟然答應加稅、減薪,凍結退休金等嚴苛條件;德國總理默克爾則索性呼籲,允許歐元區成員國“有序”違約。

  毫無疑問,這些立場的最終目標,都是希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平息這場希臘的曠世危機。然而,在外憂內患的包圍下,希臘的決策人士正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在他們能夠向投資者證明預算赤字問題將得以解決之前,市場有可能會陷入惡性迴圈,令局面更加難以控制。

  歐元區部分成員的債務負擔,已經令投資人難有信心。而如今出臺的救助機制,也未能挽救這樣的局面,因為投資者擔心,這樣一個救助機制恐怕只能解決短期內的近憂。嚴厲的財政緊縮計劃也有可能把這些經濟體逼向絕境,引發私部門違約迴圈,情況將會一發不可收拾。

  為了贏回信任,歐盟執委會甚至稱有可能成立一個中央機構取代這些評級機構,為的是對國家主權狀況作出更為可靠的評級。希臘政府也在不斷安撫民眾和投資者的情緒。但是,不斷高企的信用違約掉期(CDS)指數顯示,希臘公民和投資者的信心在一步步走向冰點。

  得不到投資者的信心,希臘的這個春天很難熬。(王宙潔)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