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新政能否促成中國住宅民生化

時間:2010-04-19 10:0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就像等待樓上要落下的那只鞋子,兩會之後,期待已久的地産調控政策終於出來了”。15日,得知有關部門出臺了樓市調整新政,深圳一位長期關注地産行業的肖先生感慨道。

  4月15日下午,新華網發佈消息稱,根據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中央相關部門要求“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貸款首付款不得低於50%,貸款利率不得低於基準利率的1.1倍;對購買首套住房且套型建築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30%。”

  嚴厲的調控新政對正在高燒的深圳樓市將産生怎樣的影響?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深圳地産界觀察人士。

  深圳市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海燕認為,本次政策的出臺在很大程度上會固化前一段時間市場對樓市“走跌”的預期,對深圳樓市而言,很可能會造成短期內成交量的明顯下滑。

  此前,高海燕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目前樓市之所以持續在高位運作,主要是需求沒有管理好。在沒有能力大規模提高供應量的前提下,政府唯有通過提高二套房乃至多套房的擁有成本及交易成本來遏制市場的投機、投資需求,才能實現樓市的理性運作。

  高海燕説,本次中央出臺的新政實際上是釋放了一個強烈的信號,意味著中央將大幅度加強對房地産市場的需求管理,特別是樓市中的投資性和投機性需求,並試圖將這一部分需求與真正的剛性需求加以區分。另外,90平方米以上戶型首次置業也需要付30%的首付,將普通戶型需求與大戶型需求加以區分,也體現出政府對需求管理的趨勢。”

  “估計成交量會有一個明顯的下滑”,招商地産後海片區一位置業經理也對記者表達了同樣的判斷:“二套房首付提高到五成,貸款利率不得低於基準利率的1.1倍,這將大大提高投資者的投資、持有成本,迫使很多中小型投資者離開市場,而剛性需求者則會持幣觀望樓市的下一步走向,這都將導致的成交量的明顯下降”。這位置業經理透露,實際上,3月深圳二手房市場的交易火爆的背後,就已有投資客開始“拋售”的影子。

  深圳地産界資深評論人、不久前剛加盟潛龍地産任副總經理的賀承軍博士也認為,此一輪新政出臺對暫時性的投資、投機需求會有一定的遏製作用,會讓持續高溫的樓市“冷下來”重新回到2007年時的低迷狀態。但是,賀承軍表示,從2007年那一輪市場調整的結果來看,新政釋放的效應不會持續太久,很可能在年內就被消化掉,因此,整個行業沒必要對此輪調整過於“恐怖”。

  如果樓市成交量下降,樓價的走勢又該如何?

  16日淩晨,著名的樓市觀察者、網友牛刀在自己的博文中寫道:“二套房貸首付五成是遏制樓市投機行為的一個殺手锏,將對樓市將産生廣泛的影響。”他預計,深圳等樓市泡沫嚴重的城市樓價至少要下跌30%——“2008年、2009年和今年一季度漲起來的房價,怎麼漲起來,就怎麼跌回去”。此外,他還認為,二套房貸首付五成對樓市産生的影響不僅僅只是房價下降這麼簡單。這個政策將實質性的改變中國住房的供應結構,顛覆一切炒買炒賣哄抬房價的樓市投機行為,促成中國住宅的民生化,回歸住房應有的居住功能。”

  相比較牛刀的樂觀,其他觀察人士則謹慎很多,深圳中原地産深港研究中心總監張偉認為,目前的政策仍不足以遏制房價不斷上漲的勢頭,他表示,雖然深圳樓市可能會進入一到幾個月的短暫觀望階段,但由於市場流動性比較充足,開發商的抗壓能力已與2007年不可同日而語,並且,市場存在著對通貨膨脹、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通過樓市投資實現保值增值的氣氛仍然濃厚,樓市暫時不會出現放量下跌的情況。張偉還認為,實際上,商業銀行對新政的執行力度也有待觀察,在沒有減少總的信貸規模的前提下,銀行完全可以通過發行理財産品等方式對部分客戶實行較優惠的信貸政策。

  張偉表示,想要真正遏制樓市上漲的勢頭,除了信貸政策之外,還應配套以相應的稅收政策,如嚴格徵收房産交易的個人所得稅,以及開徵房産稅等等。

  深圳市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海燕也對此持同樣的觀點,他認為,在目前貧富懸殊巨大的情況下,僅靠收緊信貸政策顯然無法遏制強力消費群體的投資需求,因為很多資金雄厚的購房者根本不是通過銀行信貸來完成投資的,首付是4成還是5成,對這一部分投資者並無實際意義。因此,想要讓樓價降下來,還必須通過諸如徵收“房産持有稅”等收稅手段進一步加大對樓市需求的有效管理。

  賀承軍則認為,僅僅依靠信貸政策或者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給而非改變土地供應結構,其實無濟於解決普通中低收入階層的住房問題,因為,“即使房價從3萬降到2萬,大多數普通市民仍然無法參與到房地産市場的消費行為中”。

  長期關注深圳地産行業的搜狐焦點網記者肖福音則認為,在遏制投資投機需求的同時,新政中“90平方米以上大戶型首次置業首付提高到30%”的規定會傷及到很多以自住為目的的剛性需求者,根據搜狐焦點網的調查,在深圳希望購買90平方米以上大戶型、將父母接來同住的“剛需”至少佔到剛性需求總量的4成以上,更高的資金門檻將迫使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不得不暫時放棄購房計劃。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