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背後有多重“推手” 面臨回調壓力

時間:2010-03-11 09:41   來源:經濟參考報

  10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7%,漲幅比1月份擴大1.2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9%,漲幅比1月份縮小0.4個百分點。雖然有關樓市的調控措施陸續出臺,但高燒的房價並沒有出現明顯的退燒跡象。這從已公佈的1月和2月份的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持續高燒的房價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在兩會上高房價再次成為眾矢之的。接受記者採訪的多位代表委員明確表示,部分城市的高房價已超出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如果樓市持續高燒,不排除會有新的調控政策出臺,相信在一系列的調控政策作用下,高房價將面臨回調壓力。

  聚焦 高房價成眾矢之的

  和每年兩會一樣,在今年兩會上,樓市再次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其中,有關高房價的討論更是持續升溫。

  的確,在去年底至今年初一系列樓市調控政策陸續出臺的大背景下,雖然部分城市的樓市成交量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跌,部分城市房價出現了一絲“鬆動”的跡象,但房價總體仍然持續走高。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經濟學院房地産經濟研究所所長郭松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近些年來,住房價格快速增長與大多數居民家庭 的 住 房 支 付 能 力 差 距 越 來 越大,不能滿足城鎮大多數居民日益增長的住房需求。其中,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房價幾乎成一倍、兩倍地增長;一線城市房價的增長,又帶動了二線城市房價增長,房價高企,連中等收入家庭都望房興嘆。

  全國政協委員孫繼業在其提交的“關於切實解決買房難的提案”中指出,目前我國平均房價收入比已達8倍,遠遠超出世界銀行5比1的警戒線標準,超出了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房奴、蝸居、蟻族等新詞迭出,反映了部分購房者的現狀及心態,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一個嚴重問題。

  九三學社中央、民革中央也分別提交了“關於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提案”和“關於切實加強宏觀調控,努力構建和諧樓市的提案”,這些提案也將矛頭直指高房價。

  九三學社中央指出,2009年以來全國房價一路瘋狂走高,高企的房價讓老百姓望房興嘆,而近期各地新拍樓面價屢創新高、居民恐慌性購房與絕望性觀望並存,都顯示出社會對房價繼續走高的預期。房價過快上漲,將導致經濟泡沫加劇、不利於房地産市場和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採取措施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十分緊迫。

  民革中央認為,當前,畸高的房價嚴重脫離經濟發展水準和居民購買力,老百姓改善住房的需求和低購買力與高房價之間的矛盾正逐步演化成房地産市場最主要、最尖銳的矛盾,這不僅不利於房地産業的健康發展,而且已經成為影響未來我國經濟能否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聚焦 高房價背後有多重“推手”

  在代表委員們對高房價提出強烈質疑的同時,國家調控政策的矛頭也已經指向了高房價。這從去年底以來出臺的一系列調控政策中就能看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再次強調,要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勢頭,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住房需求。

  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明確將從多方面促進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一方面中央財政擬安排保障性住房專項補助資金632億元,比上年增加81億元。建設保障性住房300萬套,各類棚戶區改造住房280萬套,繼續大規模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另一方面,要繼續支援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費。增加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用地供應,加快普通商品房項目審批和建設進度。同時規範發展二手房市場並盤活租賃市場。

  對於投機性購房行為,政府工作報告中也特別強調,抑制投機性購房,要加大差別化信貸、稅收政策執行力度,完善商品房預售制度。與此同時,完善土地收入管理使用辦法,抑制土地價格過快上漲。加大對圈地不建、捂盤惜售、哄抬房價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

  “中央現在已經給各個地方和城市下達了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的任務和解決房價過高、過快上漲的任務。”在近期舉行的記者發佈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在接受記者提問時再次對“調控房價”做出保證。他表示,要對第二套房的消費用“經濟辦法”進行控制,同時要對土地供應和開發商“捂盤惜售”的現象加強管理。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