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用工荒” 還需善待農民工

時間:2010-02-25 10:57   來源:福建新聞網

  隨著春節長假的結束,企業紛紛開工,投入生産。隨之而來的“用工荒”讓許多沿海地區企業大傷腦筋,備感鬱悶。

  由於經濟迅速回暖,不少沿海地區和內地同時出現嚴重的缺工現象。有報道稱,珠三角缺工超200萬。春節後,福建的民營經濟大市泉州也現“招工難”,用工“缺口”達15萬人;福州再遭“用工荒”,虎年首場人才集市粥多僧少,招4.3萬人卻只有1.2萬人參會,製造業、服務業嚴重缺工。

  實際上,“用工荒”並非今年獨有,往年春節過後也一樣。何以過了一個年,“用工荒”就突現呢?是企業節後要趕訂單,急於招兵買馬、擴充人員?是外來工回家過年,返城務工的少了?還是因為技能工人整體緊缺?還是因為外來工的眼光更高了?還是因為招工企業缺乏誠信?或許,各種因素都有。

  如今,為了破解“用工荒”,憋足了勁招工的企業放下身段,四處出擊,開出待遇福利都不錯的條件“招賢納士”;勞動就業管理中心或人才市場紛紛舉辦招聘會,政府相關部門也趕赴內陸勞動力資源豐富的省份洽談勞務對接,助企業解“工荒”。

  在福州,各企業為招到工人使出了渾身解數:有的在生活環境和福利待遇上以人性化管理來打動人;有的給出很大的升職空間;有的打出參加面試就可領補貼的招工方案……

  而且,隨著農民工返程高峰的到來,招工攤點擺到了福州火車站出站口,外來的農民工一齣火車站,就可了解招工資訊。當地一家媒體也參與到由勞動部門開展的這一“春風行動”中,製作“尋工地圖”,開通“尋工線上”,幫助外來工找工作和幫助企業找工人。

  然而,從此間的勞動力市場來看,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是,一邊是企業招不到工人,一邊是外來農民工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曾經經歷的受騙、欠薪等等遭遇,讓不少農民工還在觀望,即便面對好待遇也不敢輕易應聘。

  善待農民工,讓農民工放心、安心、舒心就業,由此成為破解“用工荒”話題的焦點。如果沒有諸如“欠薪”之類沉甸甸的話題,企業招工又怎會遭遇信任危機?

  在福建的莆田,因為許多企業平時注重善待外來工,注重感情投資,今年春節後不僅外來工紛紛返回原來的企業上班,還帶回新員工上萬之眾。為外來工所稱道的是,莆田企業重視員工的文化生活,平時每隔一定時間都在廠區內放映電影,還經常舉辦運動會、組織員工旅遊;春節前辦酒席酬謝外來工,讓來自四面八方的外來工感受到來自企業大家庭的一片溫情;對春節回家過年的外來工,承諾回來原企業上班的,來回路費全部報銷;對於留下來過年的外來工,發放300元到500元不等的過節伙食補貼……

  “企業如此厚待我們,我們也應該為企業做貢獻。”誠如一位原來在廣東務工、現在莆田一家服裝企業裏工作的湖北籍員工所説,莆田企業的“細節”説明,破解“用工荒”,關鍵還需善待農民工,還需堅守誠信。(完)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