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恢復經濟更要與通脹做鬥爭

時間:2010-01-14 13:55   來源:中國網

  著名經濟學家樊綱12日在成都發了火。有人問他對郎鹹平“政府投資4萬億的方向是個錯誤”的看法時,樊綱先生痛斥:“他連最基本的事實都不知道!我不想評論這件事!”對一些人開始討論批評政府經濟刺激政策引發的一些負面效果的聲音,樊綱表示,中國能夠成功迅速地恢復經濟,避免經濟大蕭條,“(即使有)通貨膨脹也值了”。(1月13日《成都晚報》)

  從回應郎鹹平的話語,到説出“通脹也值論”,一向以儒雅斯文形象示人的樊綱先生確實是發火了,甚至有點失態和不冷靜。

  關於樊綱先生回應郎鹹平“他連最基本的事實都不知道”的狠話,雖然有點不冷靜,但是,在去年應對金融危機保增長中,國家推出以四萬億為核心的經濟刺激計劃,無論當時還是現在都完全正確。針對金融危機肆虐情況,針對全世界一片蕭條和哀嘆聲音,針對經濟金融信心喪失殆盡,中國推出四萬億刺激計劃不但振奮了中國而且振奮了世界,四萬億刺激計劃的首功在於恢復了中國以及世界的信心。在深度金融危階段,“信心比黃金”更加重要。

  至於説4萬億投資引發流動性過剩、資産價格上漲和通脹預期上升等負面影響,這確實是對4萬億具體投資不了解所致。去年12月27日下午溫家寶總理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記者提出了關於4萬億投資導致産能過剩的議論,而我們的溫總理心平氣和地拿出一系列數據進行説明,釋解社會的疑惑聲音:去年4萬億投資計劃,中央新增投資1.18萬億,只完成了一半,大約5900億,5900億當中,我們大部分都放在了安居工程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工程,就是路、水、電、氣。還有環境保護和技術改造。還有一部分是安排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像京滬高速鐵路,以及重要高速公路的聯網,中央投入的資金沒有上一個工業項目。

  從以上可以看出,5900億投資都是有實實在在有物質作保證的,既不可能引發資産價格泡沫,也不會助推通脹,更談不上引發産能過剩問題。資産泡沫、通脹預期加大以及産能過剩都是去年近10萬億天量信貸惹的禍,算不到4萬億投資計劃頭上。

  郎鹹平先生認為,我國90%的就業仍然是由佔經濟比重70%的民營經濟提供的,這才是需要重點關注的方向。這個觀點也沒有錯,這是下步應該密切關注和注意的。國家正在向這個方面調整。

  至於説樊綱先生的“為了避免經濟大蕭條,即使通脹也值了”的觀點,筆者卻實在不敢茍同。無論哪一個國家都不希望見到經濟剛剛擺脫蕭條虎口,卻又跌入通脹火坑。樊綱先生作為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應該與通脹做不懈鬥爭,切記溫家寶總理去年12月27日在回答新華社記者關於通脹問題提問時所説的話語:我們要預見到通脹有可能出現。特別是在我們這個國家,又存在著收入分配不公和差距過大的問題。物價如果不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對於一部分人來講可能不成之為問題,但是對相當數量的中低收入者,尤其是貧困家庭,就會成為很大的負擔。(余豐慧)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