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魯格曼請“閉嘴”

時間:2010-01-08 10:15   來源:新華網綜合

  新華網北京1月7日電(新華國際時評)復蘇經濟勿抓“替罪羊”

  新華社記者夏文輝

  美國知名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近日在《紐約時報》發表專欄文章《中國人的新年》,再次向人民幣匯率發難。與一個多月前他的一篇語焉雷同的文章相比,除了在“拋售美元儲備”這一怪論上繼續表達滿不在乎的態度外,此文還為保護主義辯護,鼓動與中國展開貿易對抗。

  針對這篇文章,《華爾街日報》記者阿蘭貝克撰文指出,新年伊始,一位美國最受推崇的經濟學家喊著要和中國打一場貿易戰,這實在令人吃驚。貝克質疑克魯格曼:何以在大量拋售美國國債這一不現實、不可取的臆測上如此津津樂道?何以竟然反對全球普遍認同的自由貿易?又何以居然鼓吹以保護主義來解決美國就業不足的問題?

  阿蘭貝克認為這篇文章在論證上存在明顯的斷裂和缺失。縱觀全文,除了給中國扣上諸如“重商主義”“掠奪性”的大帽子外,未能為其“新穎”的觀點提供論據。文中聲稱開打貿易戰不會有什麼損失。但人們不會忘記,1929年全球經濟大蕭條,翌年美國出臺帶有保護主義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引發全球貿易大戰,令此後5年世界貿易規模急劇萎縮三分之二!

  文章稱:“稍加計算就知道中國的重商主義未來幾年將導致美國失去大約140萬個就業崗位。”美國當前的失業難題緣于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蕭條、美國不斷加重的“産業空心化”等問題,要通過美國經濟的復蘇和調整來解決。一甩手就將美國的失業問題丟給了中國,實在是疑人竊斧的無稽之説。

  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絕不能以一筆“釘住匯率”,就勾銷了人民幣過去幾年一直處於升值通道並且漲幅達21%的事實,以及中方不斷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積極努力。反倒是美元存在的問題和變數,須要美國方面負起責任。

  濫觴于美國的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原因,已有公論。至於世界經濟的當前應對和未來走勢,需要全球群策群力,同舟共濟。然而,類似克魯格曼的觀點、言論一段時間以來不時出現,就如同倫敦《金融時報》一篇文章所指,許多國際學者、要人的類似文章瀰漫著“西方有理論”“美國例外論”,卻罔顧其他國家的國情乃至生存發展權益,這樣的心態,讓人想起“替罪羊”的典故。

  記得美國財長蓋特納去年6月訪華前曾明確説,他不會繼續“抱怨式外交”的做法。這一觀點廣受輿論關注和肯定,因為這應和了世界各國為應對危機,共同促進世界經濟復蘇、穩定和發展應採取的立場和原則。

  又想起美國密蘇裏州和平人士威爾鮑溫寫的一本書《不抱怨的世界》。該書主張人們正面思考,積極作為,遠離抱怨。作者認為,從人際關係和人的健康角度看,不良情緒是百病之源,而抱怨少的人自然易於親近,自身則心情舒暢,過得快樂而和諧。其實,危機應對乃至國際關係也同理。

  下一頁:保羅克魯格曼文章:《中國式新年》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