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稅費超利潤3000億折射什麼

時間:2009-12-02 09:21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P>  國資委下屬132家央企今年1-10月累計實現利潤6337.8億元,同比下降6%;累計實現營業收入98289億元,同比下降0.4%。而今年1-10月上述132家央企已繳稅費總額9305.2億元,同比增長9.5%。上繳稅費比總利潤多出了近3000億元。在營業收入與總利潤都在下降的前提下,上繳稅費卻同比增長9.5%。這一特殊現象正在引發業界爭辯。 </P>
<P>  對此,國資委相關司局負責人給出“無法具體解釋原因”的答覆。但有一點大家都公認:“央企上繳的稅費總額同比增長了9.5%,這説明2009年大型中央企業的稅費負擔非常重。”現在有具體數據統計出來了,因此,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央企稅費負擔如此之重。其實,何止央企,私營企業、民營企業以及個人稅費負擔同樣過重。看看不斷登門徵收的徵稽人員,就知道私營企業、民營企業身上要負擔多少稅費;只一個個人所得稅起徵點2000元就知道大多數百姓都是納稅對象。近期,稅務系統為了加大徵稽力度,擬將交通、住房、通信午餐補助等補貼計入工資總額徵收個稅,而起徵點2000元卻原封不動。在整個經濟景氣時期,加大稅賦甚至增加收費還能説得過去,而在金融危機時期導致企業經營困難、個人收入下降的情況下稅費仍與景氣時期照舊甚至增加就確實説不過去了。</P>
<P>  筆者要著重説的是,央企稅費超過利潤3000億元不僅是一個企業負擔過重的問題,還折射出一些更加嚴重的問題: 説明我國的經濟環境並不怎麼樂觀,還有待進一步改善。輕稅薄賦是一個國家、一個經濟體經濟環境優良的標誌之一;沒有烏七八雜、名目繁多的收費是一個國家、一個經濟體經濟環境優良的重要標誌。對於企業來説,稅賦過重特別是各種收費過多,肯定會嚇走許多企業,肯定會把許多企業擋在門外。企業如果稅費負擔過重,最終可能會把企業壓垮,結果使得當地政府的稅費徹底失去來源。如果個人稅費太重,必然影響消費,最終影響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使得消費拉動經濟的良性迴圈被打破。作為發展中國家更是如此。國際許多評級機構都把稅費負擔如何作為評價經濟環境優劣的重要指標。我國在改善經濟環境上下了不少工夫,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金融危機時期本應該更加減稅、降費、讓利的,竟然稅費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大幅增加,132家央企上繳稅費就同比增長9.5%。如果有統計數據,相信私營企業、民營企業稅費也少不到哪去。在金融危機時期尚且如此,可見我國改善經濟環境任重道遠呀!</P>
<P>  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就在進行費改稅,這幾年國家也一直在減少、取締各種不合理收費,但從132家央企稅費超過利潤3000億元看,效果不盡如人意。當然,稅費統計在一起,到底繳納的各種收費有多少,沒有一個具體數據,但相信不會少。僅從132家央企看,既要繳稅又要繳費還要上繳利潤,負擔確實不輕,對經營肯定帶來一定影響。而對於民營企業來説,各種稅收和各種收費如此之重,其生存環境不容樂觀。而一個“費”字裏麵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甚至各種腐敗都在裏面。因此,下決心徹底進行費改稅這個方向不能變。</P>
<P>  央企稅費超過利潤3000億元,背離經濟基本面出現接近兩位數的增長,折射出在這輪金融危機中財政的宏觀調控手段就沒有發揮出來,反而在制約經濟復蘇和增長。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求對經濟體包括企業個人等實施減稅、降費刺激經濟、啟動消費的作用。然而,企業稅費卻背離經濟基本面和企業利潤下降的情況而大幅增加,財稅手段不是在刺激經濟增長,而是在殺雞取卵遏制經濟增長。我國宏觀經濟政策過分依賴貨幣手段而輕視財政手段的弊端必須克服。<BR></P>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