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危機或改全球資金流向 不會引第二輪危機

時間:2009-11-30 08:29   來源:經濟參考報

  這幾日人們的猜想:是否會成為繼雷曼兄弟後引發新一輪金融危機的“導火索”。雖然市場反應強烈,但國內多位專家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此次事件影響力有限,不至於引起第二輪金融危機,但是可能對全球資金的流向産生重大影響。

  “這或許將成為本輪全球股市調整的一個轉捩點。”中國建設銀行(5.85,-0.07,-1.18%)高級研究員趙慶明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他説,不論從經濟基本層面還是從技術層面,股市或許都到了調整的時刻,而迪拜事件發生在這樣一個“關鍵點”上。

  如果股市對資金的吸引力下降,那麼它的下一個目標市場是什麼呢?接受採訪的專家認為,黃金和美元或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儘管迪拜事件爆出之後,黃金一度跌破1140美元,跌幅超過4%,但成都高賽爾金銀有限公司日前發佈的報告指出,若後市迪拜違約事件持續擴大影響,則不排除第二次拉響風險警報,美元和黃金不排除走出類似年初的同漲行情。回顧年初,正是金融危機使得投資者風險偏好飛轉直下,推動了美元和黃金在避險層面的需求大大增加。

  趙慶明還表示,此次危機可能不僅僅讓中東地區“黯然失色”,而且有可能使得全球遊資的流向從新興市場國家轉移至美國這樣的傳統市場。“這不是一個獨立的事件,聯想到最近越南加息和本幣貶值的事件,遊資對於新興市場國家的判斷會出現變化。”他説。

  “這些事件都是導火索,資金會不會掉頭流回到美國呢?”趙慶明認為,“或許,新興市場受到持續青睞的情形會因此而受到衝擊。”

  另外,港媒擔心,短期而言,中東投資風險大增,會否導致部分避險資金湧來包括香港在內的大中華地區,令熱錢氾濫加劇,是值得政府和投資者留意的。港媒之所以如此擔心,正是因為自去年10月至今年11月中,流入香港的資金高達5675億港元,被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稱其為“前所未見,聞所未聞”。

  而從另一方面看,潛伏在國內的熱錢也有“出走”的風險。有分析認為,由於2009年市場總體升幅比較大,危機觸發獲利回吐,乃至觸發熱錢逃跑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即使熱錢不逃跑,也可能會利用本次危機打擊市場,製造重新入貨的機會。

  無論如何,在這種危機的情況下,嚴密監管國際資本流動,防範熱錢興風作浪都非常必要。今年9月,國家外匯管理局召開會議時曾經明確指出,要堅持既要防止資金大量流出、也要防止資金集中流入的政策導向。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