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政策:更加注重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

時間:2012-12-18 09:19   來源:經濟日報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明年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充分發揮逆週期調節和推動結構調整的作用。有專家認為,我國宏觀經濟政策在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更加強調針對性、靈活性和有效性,財稅、金融、外貿和産業政策等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實現“有效益、有品質、可持續的增長”

  積極財政政策——

  把錢用到刀刃上

  明年,我國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2013年宏觀經濟佈局,其中在財政政策佈局上將落實為“結構性減稅”。綜合判斷當前中國經濟形勢,既有助於穩增長,又盡可能避免刺激經濟的最好政策,就是實施結構性減稅。

  “結構性減稅一方面有助於推動經濟發展,同時又能通過民間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推進結構調整,對擴大內需也將有很好作用。”高培勇表示,明年中國經濟政策的制定,不管出於宏觀調控的目的,還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考慮,都必須瞄準“內需”這個新的經濟發展引擎。中國經濟發展要有新的突破,必須立足內需。同時,在當前,這也是一個能夠達成共識的政策操作。

  對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定調: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結合稅制改革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錢用在刀刃上。圍繞結構性減稅,目前中國已經推出了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從目前試點經驗看,“營改增”已經具備繼續推而廣之的基礎,相信這一試點在明年還會在區域和行業間擴大。從這一角度,中國已經踏上了大規模推行結構性減稅的道路。

  從財政政策看,我國正處在結構調整時期,許多民生問題急需解決,赤字佔GDP的比重沒有超過3%,債務餘額佔GDP的比重也還在可控制的範圍內。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既有需要也有條件,但是要嚴格控制赤字規模和債務餘額規模,特別要加強對地方債務的監管,反對鋪張浪費,避免出現年終突擊花錢的現象。同時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更多發揮財政政策在改善民生、調整經濟結構中的積極作用。要加快結構性減稅的步伐,減輕企業的負擔;加大出臺支援小微企業發展的財稅政策。

  穩健貨幣政策——

  增強操作靈活性

  “穩健貨幣政策是在經濟運作相對平穩的情況下實施的貨幣政策。”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明年中國GDP增速有望保持平穩增長,物價總水準基本穩定,國際收支不會出現較大順差,就業形勢也將好於今年,因此貨幣政策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非常必要,貨幣信貸將處於較為適中的狀態。

  從國際環境看,明年國際經濟形勢依然錯綜複雜、充滿變數,世界經濟低速增長態勢仍將延續,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明顯抬頭,潛在通脹和資産泡沫的壓力加大。同時,發達國家的量化寬鬆政策仍在持續,可能導致短期熱錢流入,從而加劇我國的通脹壓力。此外,我國出口還面臨人民幣升值以及貿易保護主義加強的風險,為了穩定明年外貿增長,也有必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有關專家認為,明年貨幣政策需要在穩增長、調結構、控物價、防風險等方面尋求平衡。如果操作過緊,不僅會因中外利差的擴大而導致資本流入增加,還會影響經濟增長;如果操作過松,則會加大物價上漲壓力。因此,在實施穩健貨幣政策的同時,要注意把握好度,增強操作的靈活性。

  為了支援中小企業、“三農”、戰略性新興産業等領域發展,明年還需適當擴大社會融資總規模,保持貸款適度增加,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切實降低實體經濟發展的融資成本。有關專家認為,明年貸款會保持適度增加,但在社會融資總規模中的佔比會逐步下降,直接融資將呈加快發展態勢。而切實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就意味著利率市場化改革將會出臺一些新舉措,促使資金價格逐步降低。

  “近兩年來,資金脫離實體經濟的現象較為突出,明年還需加大對一些風險點和風險領域的治理。”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認為,不僅要高度重視風險隱患,加強風險排查和控制,還要出臺一些有力的監管措施,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具體貨幣政策的組合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貨幣工具的選擇會更加靈活。”連平分析,明年根據經濟下行風險和物價漲幅的變化,利率也會有所調整。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