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登記失業率九個季度維持4.1%

時間:2012-10-26 09:59   來源:經濟參考報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5日發佈,三季度末我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與二季度末持平。這一數據已連續第九個季度保持在4.1%的水準。

  從記者多方了解的情況來看,當前我國就業形勢總體平穩,但結構性難題仍存,尤其是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形勢

  當前就業總體平穩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介紹,前三季度我國就業形勢總體平穩。1至9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24萬人,完成全年900萬人目標的114%。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完成432萬人,完成全年500萬人目標的86%。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35萬人,完成全年120萬人目標的113%。三季度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 .1%,與二季度末持平。

  記者多方了解到的情況 與尹成基介紹的基本相符。據了解,當前我國多個行業用人需求仍然較為旺盛。

  中國人力資源市場資訊監測中心通過對全國100個城市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市場供求資訊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八成以上的用人需求集中在製造業、居民服務、批發零售等行業。與去年同期相比上述行業用人需求均有上漲,其中建築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的需求漲幅較大。

  儘管經濟增速持續下滑,但各項就業指標明顯向好,有分析人士表示,從工業企業從業人數、城鎮新增就業和全國人才市場的數據來看,當前就業狀況整體仍然比較平穩,就業問題尚未令人擔憂。

  東方證券在近日一份研報中指出,前8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為8978 .5萬人,累計同比增長1 .3%。儘管同比增速較去年年初顯著下滑,但在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速顯著下滑、利潤額增速處於負增長情況下,工業企業就業人數仍處於正增長説明目前我國就業環境還不錯。

  不久前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也明確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的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在經濟運作中是區別於發達國家的一個突出的亮點。

  盛來運説:“世界經濟復蘇緩慢的一個重要的拖累因素是失業居高不下,如美國9月份失業率是7.8%,歐元區8月份平均失業率達到11.4%,這些國家雖然經濟在復蘇,但是一種無就業的復蘇”。

  原因

  勞動力供需和結構變化

  根據國家統計局上周公佈的數據,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GDP)以7 .4%的增速創下年內新低,這也是中國經濟增速連續第 七個季度下滑。然而,在經濟下行過程中類似2008年底時的大批農民工失業返鄉現象並沒有出現。對此專家分析,勞動力供需和勞動力結構的變化、以及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的後發優勢明顯是重要原因。

  東方證券分析師邵宇説,企業的用人需求跟經濟增速密切相關,經濟增速下降過程中企業用人需求逐步惡化。但2010年以來我國勞動力市場供需關係徹底改變,勞動力供過於求的狀況一去不復返。在勞動力市場供不應求情況下,企業用人需求一定程度的下降不會對就業市場産生明顯的影響。

  對此,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也持類似觀點。他表示,過去相當大部分的勞動力的供應來自農村,但近幾年隨著農民收入的提高和其他方面的原因,農民工的供給開始明顯不足。此外,曹遠征認為,人口結構的變化也將直接影響就業:“從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結果來看,按過去的增長速度,應該明後年是新産生的勞動力和市場所需要的勞動力基本持平。”

  從區域經濟發展看,中國中西部地區增長較快同樣帶動了新增就業。盛來運表示,中西部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雖然也是在回落,但前三季度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仍然在10%以上。大量勞動密集型産業由東部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這些地區再加上西部大開發和區域經濟大發展的帶動下,新增加了很多就業崗位。

  事實上,從農民工勞動力的專項資料調查來看,中西部地區的後發優勢也比較明顯:前三季度流向中西部地區的6個月以上外出農民工的增長速度,分別增長了5.5%和5 .6%,比東部地區要高4個百分點左右。

  難題

  結構性矛盾仍存

  儘管整體就業形勢趨穩向好,但是記者通過採訪發現,我國就業的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重點群體尤其是應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事實上,從各地就業市場情況看,“高級工短缺、藍領工人走俏”的趨勢越發明顯。西安市的數據顯示,具備職業資格五級(初級技能)、職業資格四級(中級技能)、職業資格三級(高級技能)的求職人員的求人倍率1 .17、1.72、2.09,求職難度與其所掌握的技能成反比。

  而與此相對的,是高校應屆畢業生求職普遍困難。中國人力資源市場資訊監測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和上季度相比,進入市場求職的人員中,應屆高校畢業生增長幅度較大,而就業轉失業人員有所減少:與去年同期相比,新成長失業青年的求職人數增加15 .8萬人,其中應屆高校畢業生增加了11 .9萬人,增長20.1%。

  “從今年我們北京大學的就業情況來看,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都比往年要困難。”北京大學校長助理黃桂田介紹説。

  另有近期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碩士研究生的初次就業率已經連續兩年低於本科生。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工作部研究人員周霞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近年來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逐步擴大,研究生就業問題日益凸顯,就業率與薪酬持續走低。

  重點高校尚且如此,從全國來看,情況也難樂觀。2012年,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約680萬人。曹遠征表示,中國經濟在未來很長一段過程中,畢業生就業難這樣的結構性失業將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對此,天則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張曙光對記者表示,當前招工難和就業難的問題同時存在。大學生就業困難,其工資也不高,甚至出現大學生與農民工競爭的現象。既説明教育的失誤,也説明就業市場的扭曲。

  趨勢

  未來就業壓力仍大

  考慮到就業屬於經濟增長的滯後指標,日後經濟如果繼續下行,企業的經營狀況很可能對就業形成較大影響。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分析師周景彤對記者表示,就業形勢未來到底怎麼樣,完全取決於經濟未來的狀況。“從現在的經濟我們判斷來看,未來一段時間工業生産很可能會從去庫存化轉向再庫存化,而不是從去庫存化向去産能化轉變,如果説從去庫存化向去産能化轉變,就業問題馬上會凸顯。”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6.2%。這已經是從4月份起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連續第5個月出現同比負增長了。作為宏觀經濟的重要組成部門,工業表現不佳必然會影響整體經濟情況,尤其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的情況下,還可能對就業産生影響。

  匯豐銀行宏觀經濟分析師孫君瑋認為,企業利潤的持續收縮表明製造業企業面臨很大困難,如果短期內內需不能有效提振來抵消外需不足的影響,那麼這將對企業的用工需求産生負面影響。“就業數據本身是滯後指標,而近期的數據和報道都表明勞動力市場面臨的壓力在增加,比如匯豐製造業PMI中的就業分項指數已經連續7個月處於收縮區間,此情形只在金融危機期間出現過。”

  事實上,即使在今年以來經濟加速增長的中西部地區,四季度就業壓力也難言減輕。陜西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説:“今年以來,陜西省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實體經濟的有效信貸需求下降信號明顯,中小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吸納就業人口的能力降低,部分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生産經營困難,企業用工需求趨緩。加之今年陜西省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29 .6萬人,規模為歷年之最,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矛盾仍將長期存在。”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