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政府收支有望在“十二五”全部進預算

時間:2012-08-06 09:12   來源:經濟參考報

  預演算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簡稱“新預演算法”)5日結束公開徵求意見。官方數據顯示,截至5日晚間已收集到意見超過31萬條。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呂薇5日接受《經濟參考報》專訪時表示,新預演算法有望在“十二五”期間實施,這意味著,全部政府收入和支出在“十二五”期間都將要求納入預算管理。她表示,應配合事業單位分類管理改革,儘快為界定全口徑的預算管理的範圍制定實施細則。

  呂薇曾指出,當前政府預算管理尚未覆蓋到政府全部公共服務活動,很難得到完整而全面的政府活動的財務資訊。目前,政府的企業性活動、政府擔保的融資等還沒有完全納入財政管理範圍。國有資本預算也只是對國資委集中管理的國有企業分紅部分進行簡單的流量收支記錄,還沒有匯總的全國國有資本財務報告。呂薇建議,下一步應在全口徑的預算管理的基礎上,抓緊研究和推動編制政府資産負債表的試點工作。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5日表示,納入預算的“納入”應該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資訊充分披露,即讓立法機關知道預算資金的使用情況;二是納入法定的年度預算程式中去,包括向立法機關申請,經過立法機關審查,以及經立法機關通過生效,立法機關還應保持對預算執行情況的監督和控制。

  王雍君説,根據二審稿規定,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障基金的“收支範圍”不需經人大審查和批准,年度預算草案最終表決前不需經人大常委會審查,也沒有關於預算聽證、預算討論(辯論)、預算質詢、預算報告閱讀(有些國家要求三讀)等程式性設置,他認為,這意味著以上這些逃避了程式上的約束,撇開了立法機關的監督。

  與上述專家不同,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賀鏗5日告訴記者:“相對於現行預演算法,新預演算法的最大突破,就是明確了全口徑的預算管理,不給任何政府的收入和支出留下‘預算外’的空間。”此即二審稿的新增規定:“各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應當納入預算。”二審稿還首次明確:“預算分為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障預算。”

  對於尚未“落地”生效的二審稿規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人士向記者分析道,社會保障預算不能算可供政府自由支配的財政收入,只是政府受託監督並管理的“個人和單位賬戶”;此外還有同處於試編階段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含國有企業的三公消費),以及“官辦”事業單位的募捐款項、特許經營權收費,仍需爭取早日全部納入廣口徑的預算管理。

  審計署上週四發佈的《全國社會保障資金審計結果》顯示,部分地區資金管理不夠規範。其中包括13個省本級、96個市本級和392個縣427.37億元社會保障資金未納入財政專戶管理。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向《經濟參考報》記者分析道,造成資金管理違規的原因比較複雜。首先,社會保險金有的是企業代扣代繳,有的是自我就業者自身繳納,因此比較分散,極有可能出現未能及時繳納的情形;其次,也存在雖繳納及時,但地方政府出於“各種考慮”暫未將資金納入財政專戶的情況。“暴露出的問題表明,一定要儘快建立社會保險金預算管理體系,”白景明指出。他強調,預算管理體系是從收入到支出的、全方位的完整的管理制度。

  白景明指出,目前試編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正在進展過程中。按照國家的改革方向,是將社會保障全部納入財政預算管理體系。他説,目前,公共財政預算中也有“社會保障和就業”一項,包括低保補助、救災補助、就業培訓等等,2012年該項預算安排為1.29萬億(金額僅次於教育這一項),由於該項預算並不涉及社會保險金,因此要研究打通公共財政預算中的社會保障與就業和全國社會 保 險 金 預 算 , 建 立 “ 大 社 保 預算”。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研究室主任楊志勇則希望,未來預算改革能夠將與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緊密相關的政府性基金預算和部分社會保障預算(如社會福利、社會救濟等)最終並軌至公共預算。“減少多軌管理,一是可以統一監管標準,提高審批門檻,避免機場建設費取消後被變相改為民航建設基金等不規範現象發生”。(記者 梁嘉琳 張莫)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