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提出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方向

時間:2012-06-01 13: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國務院提出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方向。(網路配圖)

  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3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規劃》和《全國遊牧民定居工程建設“十二五”規劃》。

  會議指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是一項重要戰略任務,在當前經濟運作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對於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規劃》面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提出了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重點發展方向和主要任務。(一)節能環保産業要突破能源高效與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與安全處置、資源回收與迴圈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和資源迴圈利用的新裝備和新産品,推行清潔生産和低碳技術,加快形成支柱産業。(二)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要加快建設下一代資訊網路,突破超高速光纖與無線通信、先進半導體和新型顯示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增強國際競爭力。(三)生物産業要面向人民健康、農業發展、資源環境保護等重大需求,強化生物資源利用等共性關鍵技術和工藝裝備開發,加快構建現代生物産業體系。(四)高端裝備製造産業要大力發展現代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産業,提升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發展水準,加快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做大做強智慧製造裝備,促進製造業智慧化、精密化、綠色化發展。(五)新能源産業要發展技術成熟的核電、風電、太陽能光伏和熱利用、生物質發電、沼氣等,積極推進可再生能源技術産業化。(六)新材料産業要大力發展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和複合材料,開展共性基礎材料研究和産業化,建立認定和統計體系,引導材料工業結構調整。(七)新能源汽車産業要加快高性能動力電池、電機等關鍵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術研發及推廣應用,形成産業化體系。《規劃》還提出了20項重大工程。

  會議強調,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健康發展,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注重優化政策環境,激發市場主體積極性。加強自主創新,增強自主發展能力。加強國際交流合作,走開放式創新和國際化發展道路。

  會議討論通過了《全國遊牧民定居工程建設“十二五”規劃》。會議指出,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牧區經濟社會發展,牧民生産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絕大部分遊牧民實現定居。“十二五”時期,要深入推進遊牧民定居工程,基本解決尚未定居的24.6萬戶、115.7萬遊牧民定居問題,促進牧區畜牧業發展方式轉變和草原生態保護,維護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會議強調,實施遊牧民定居工程,要優先建設保障遊牧民基本生産生活的定居房、牲畜棚圈,儘量做到飲水、供電、道路、通訊、醫療、學校等設施同步配套,因地制宜建設飼草基地、青稞基地,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工程建設要從不同地區遊牧民的實際需要出發,尊重民族習俗和遊牧民意願。多方籌措建設資金,減輕遊牧民自籌資金壓力。拓寬牧民增收渠道,確保遊牧民定得下、穩得住、能發展。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