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二五”規劃實施 首提收入與經濟同步增長

時間:2011-03-18 09: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3月17日電(記者 俞嵐)中國打算放慢經濟增長的腳步,並使更多的人享受到發展的成果。剛剛公佈實施的中國“十二五”規劃,突出了“民生優先”的特色,並首次提出了居民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的目標。

  國家發改委官員田錦塵17日就規劃內容接受採訪時説,規劃提出,未來五年中國GDP年均增長目標為7%,而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年均增速要高於7%。

  這是中國首次在五年規劃中提出“共同增長”的目標。這位官員稱,在“十五”和“十一五”規劃中,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速度均為5%,明顯低於經濟增速。

  田錦塵表示,“十二五”規劃將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主要發展目標中,改善民生的分量最重。在規劃綱要的24個主要指標中,9個指標與民生相關;12個約束性指標中亦有4個與民生相關。

  譬如,規劃提出,到2015年,城鎮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達到3.57億人。這一人數較“十一五”末增加1億。規劃還特別提出,要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萬套,到2015年保障房覆蓋面達到20%左右。”

  在這份描繪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藍圖的規劃中,官方對社會關注的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體制改革、住房保障等民眾關心的問題都予以了積極回應,並提出了解決方法和途徑。

  規劃還首次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務的範圍和重點;首次制訂了改善民生的具體行動計劃;並首次將社會管理單獨成篇。

  這位參與規劃編制的官員指出,諸多惠民生的措施釋放出強烈信號,表明政府決心要“解決長期以來城鄉居民收入增長低於經濟增長的現狀”。

  他説,到2015年,中國城鄉居民的生活水準、生活品質將會得到明顯改善。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