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CPI中食品權重高取決於食品支出比重

時間:2011-01-20 14: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20日電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今日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CPI中食品的權重高主要取決於食品支出的比重,未來肯定會不斷下降。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日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介紹了2010年國民經濟運作情況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

  馬建堂在談到CPI權重的確定問題時表示,要消費無數商品,不能把所有商品的價格變動都進行統計,需要選定一定的代表品來代表消費的商品和服務。統計局在全國選擇了至少600個左右的CPI調查的代表品,這些産品的權重是怎麼確定的?它不是隨意的、主觀確定的。因為,居民消費價格是反映居民消費的商品和服務價格的變化,所以,決定價格調查代表品權重取決於居民的消費支出比重。

  馬建堂説,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是怎麼得來的呢?國家統計系統對14萬戶左右的城鄉居民的家計調查,根據這個調查中的各項比重,比如吃、穿、用、行、娛樂消費的比重,根據這個比重來確定價格代表品的權重。

  馬建堂還表示,中國的CPI中食品的權重高,它取決於支出中食品的比重,取決於恩格爾系數的高低,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現在的城市居民,100塊錢的支出裏,用於吃的支出30%左右,農村居民在40%左右。在這個現實下,價格代表品就要體現出這種支出的比重,否則就不實事求是。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中國居民消費支出中食品的比重肯定會不斷下降的,為了反映這一點,為了體現這個趨勢,中國的價格調查中,價格規格品的選擇,食品權重也會下降,但是它取決於食品支出的變動,它有一個長期的過程。(據網路直播文字整理)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