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國企累積利潤近2萬億 專家:壟斷因素佔八成

時間:2011-01-18 14:44   來源:中國廣播網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觀察》報道,2010年國企累計實現利潤接近2萬億元,同比增長近4成,為什麼國企利潤不斷創出歷史新高?這麼高的利潤,除了壟斷有多少是靠自主創新?國企利潤將怎樣用於改善民生?專家觀點:2萬億里,壟斷因素佔80%。

  財政部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2010年全年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19870億元,接近2萬億,同比增長近4成。 2萬億怎麼花?老百姓能夠得什麼利?廣東省一個調研中心昨天公佈居民生活狀況與主觀幸福感調查報告顯示,公務員、國企員工最幸福,為什麼呢?工作穩定收入高,大家很羨慕。

  網友:國有企業利潤多是好事,但是這些利潤究竟流向哪了?是否給百姓造福了呢?

  網友:非常羨慕也很感慨,高工資高利潤太強了。但是與民無關。

  網友:這麼好的業績,為什麼不帶動股市上揚呢?

  去年投資國企的股民至少虧損20%以上。當然,這個數字並不一定準確,但是也部分反映了國企股票很難掙錢的這樣一個尷尬的狀態。除了這些觀點,也有不少人説出自己的第一反應,就是“壟斷”,國企利潤連年增長,尤其是2010年再創歷史新高,是不是光“壟斷”兩個字就能解釋清楚的呢?國企如何能夠更好的轉變發展方式,利潤如何才能更好的用於改善民生呢?我們來聽一聽經濟之聲特約觀察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的評論。

  主持人:看到去年國企利潤再創新高達到2萬億,您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

  袁鋼明:的確和大家的反應是一樣的,實際上因為現在很多企業在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利潤不可能增長這麼快,而國企增長這麼高,的確有它特殊的政策背景和環境因素。因為如果它的總量能達到2萬億的利潤,而實際上我們國家全國的整個企業的利潤也就是2萬多億,它2萬,比如説2萬6千或者最多到3萬億,國企特別是央企150、160家,它佔了這麼多,説明國企的的確確增長的情況和整個國家情況不太相符合。

  主持人:您剛才提到和特殊的背景和政策有關,很多網友説國企能夠拿到這麼多的利潤顯然靠的也是壟斷,這兩者能夠劃等號嗎?您覺得呢?

  袁鋼明:近似號吧。基本上可以是約等於,而且基本上國企所佔的領域和它企業巨量的規模使得它在市場上佔有強大的壟斷優勢地位。我們可以看到,尤其像有色金屬、郵電通信、鋼鐵,包括金融這些企業,我們所知道的三大巨頭,其中比如工商銀行、中國石油、中國移動他們是全球最掙錢的企業,他們的利潤達到了一千多億,都超過世界上很多大企業了,所以的確壟斷因素佔有主要的因素。

  主持人:關於2萬億里面,您能大致給我們談一下,大概壟斷因素有多少,自主創新能佔多大比例?

  袁鋼明:我估計壟斷因素可以佔到80%左右,但是也有它們自己的,比如説他們自己的經營可能要比過去改革以前,或者改革前期要好一點,但是主要還是壟斷。我們可以從數字上看到,國有企業實際上他們的費用成本上升和他們的利潤上升程度基本上是一樣的,説明他們的經營也有問題,比如説我們現在可以看到數字上説,他們的成本增長30%多,31%,而它們的利潤也是增長,也就增長這麼多,比如説央企營業收入增長也是31%,而他們成本中增長的,比如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增長的速度也很高,所以説他們成本壓縮的這個潛力不夠,而且它們把這種營業收入或者東西的收入都變成他們自己的收益了,變成他們自己的成本了,所以説它們經營還是存在問題的,他們利潤這麼高主要是經營。

  主持人:其實利潤不管是掙2萬億還是8萬億,大家現在最關心的是怎麼用於改善民生,把這個錢用在民生上。

  袁鋼明:這一點大家的想法要求都是對的,因為咱們國家現在對國有企業的,特別是央企這麼高的利潤,讓它比如説分給國家或者上交給財政,然後再把它分給老百姓或者把它投入到公益事業上去,這點比例太小了。因為按照它利潤的程度它應該是多掙多分,因為它是國家投資的,是全民投資的,應該是一公共的企業。現在國際上一些大國他們的國有企業可能50%以上的利潤要分出來,要上交給財政部,或者是至少2/3或者1/3這樣的,可是咱咱們國家只有10%甚至低到5%,所以這一點還是很嚴重的一個問題,老是這樣説,但是老是沒有推進,沒有解決這個問題,這是需要重視的。

  主持人:非常感謝袁鋼明教授的評論,謝謝您,再見!

  其實不管國企怎麼營利,最關心的還是如何去改善民生,我們來説比如説股民,現在最關心的就是股票,的確現在國企的利潤非常高,可是它的股票卻很難賺錢,很多人一直是被套著。昨天股市就是因為權重股砸盤,盤中滬市一度跌破2700點,國企應該怎麼面對這個問題?前幾天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在一次論壇上也發表了他的看法。他覺得,國有企業應該對得起股民,這個觀點一齣來現場掌聲一片。

  鄭新立:我們的國有企業現在絕大部分都上市了,股權已經社會化了,你經營的目標就是:第一要使企業價值能夠提升,讓買你股票這些股民口袋裏錢能夠鼓起來,這起個什麼作用呢?就是我們轉變發展方式第一個轉變就是要擴大消費,增加居民收入,特別是增長居民財産性收入。人家買了你的股票,結果被套住了,那麼你就對不起股民,你要增加投資者的收入,要提高企業的價值,讓被套住的那些股民趕快解套,這個是你轉變發展方式第一個轉變做出的最大貢獻。

  對於國企上繳紅利的問題,各方專家的評論也很多,對於國企5%到10%的上繳比例一直以來很多專家都認為太低了,中國財政協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安體富認為,隨著改革的推進,國家應該逐步提高徵收央企利潤的比重,讓央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反哺民眾。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説,如果上繳的收益納入公共財政並用於社會公共福利性支出,將為社會保障水準較大幅度提供有力的支撐。

  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認為,長期以來,壟斷國企的稅後利潤沒有全民共用,國企利潤和國家資源分配的不規範不透明,成為導致收入差距擴大的因素之一。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