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CPI或回落 今年價格將呈前高後低態勢

時間:2011-01-18 10:24   來源:經濟參考報

  讓人糾結的2010年12月份C PI數據,或許會讓近來精神脆弱的市場鬆口氣,有消息稱這一數據或回落到4.3%至4.4%區間。不過,另一個價格數據——— PPI卻依舊“揪心”,去年12月份的數值大致在6 .2%至6 .4%之間,增速超過去年11月的6.1%。

  對於偏重C PI的市場而言,這組數據將緩解投資者的緊縮預期。但對於宏觀經濟管理部門而言,這組數據顯示近期通脹壓力仍高。對於今年的價格走勢,多數分析師認為,將呈現前高後低態勢,通脹要到6月份才會見頂。而且,這種“前高後低”的格局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即政府未能在上半年實行較為嚴厲的緊縮措施。

  有經濟學家認為,去年12月份的C PI回落,主要歸功於政府及時的管制措施,但推動物價上漲的真實基礎並未動搖。而且,回落也得益於2009年的高基數,實際上漲因素仍處高位。農業銀行預期,因基數效應下降1個百分點,去年12月份C PI當月同比為4.5%。

  對於今年1月份而言,機構認為,通脹壓力將明顯反彈。中金公司即上調了1月份的通脹預期。中金公司認為,近期國內外經濟形勢出現了一些變化。國際方面美國復蘇超預期,有利於中國出口,同時大宗商品價格走勢較強。國內近期農産品價格出現反彈,預計雖然去年12月C PI通脹率會放緩到4.5%左右,1月份通脹率反彈可能超過早前預期,達5.5%左右。

  據媒體報道,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日前表示,如果一季度國內物價上漲壓力過大,不排除出臺新的調控舉措。他認為,由於春節期間消費增加、生産減少,去年同期物價指數相對較低,受翹尾因素影響,今年一季度物價同比上漲壓力仍然較大。從長期看,國際輸入性通脹,國內勞動力、土地價格等要素價格持續上漲,使物價仍面臨一定的上漲壓力。

  此外,PPI數據維持高位,也加大了中期的調控壓力。大成基金認為,中國經濟在2010年四季度已經出現了通脹和增長的雙高點,其中工業增加值環比折年率超過20%,通脹率環比折年率超過15%,這在歷史上都是非常罕見的高點,經濟已經有過熱的嫌疑,因此政府調控與否非常重要,將直接影響經濟發展的方向。如果一季度後經濟明顯進入全面過熱階段,政府將不得不在二、三季度採取更加嚴厲的宏觀調控政策來抑制過熱的經濟,防範風險。

  中金公司認為,1、2月份通脹壓力可能導致政策緊縮力度增強,可能導致央行在2月份加息25個基點,並可能在二季度再次加息1次。同時,中金公司預計,2011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5%至7%,高於市場預期的3%至5%。中金公司認為,人民幣升值有利於控制輸入性通脹,以減輕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升對國內通脹的影響。(劉振冬)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