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開局之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艱難起步

時間:2011-01-13 13:11   來源:中國青年報

  在拉閘限電、關停並轉等行政手段的強製作用下,“十一五”節能減排任務終於艱難收官。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年份。作為國家節能減排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能源汽車被列為加快培育和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之一,將繼續在資金和政策層面給予重點支援。

  而在中國汽車産業的“十二五”規劃中,新能源汽車更是被列為中國汽車行業今後5年發展的重中之重,並提出到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年銷量要達到百萬輛的目標。事實上,無論是政府對新能源汽車進行高達5萬元補貼、16家央企組建電動車産業“航母”,還是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草案的曝光、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大躍進”,抑或是深圳電動車大會的一哄而上,可以説,在過去的一年裏,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最給力的話題之一。

  然而,與政府和企業高啟的熱情和投入相比,我國新能源汽車在技術和研發能力上並沒有明顯提升,業界對新能源汽車投資過熱的擔心也不絕於耳。“新能源汽車熱已經出現,這將不利於汽車産業的發展。”發改委産業協調司司長陳斌也曾表示,當前不少地區紛紛採取動作開工新能源汽車項目,不少企業實際上根本就不具備研發能力,也不掌握核心技術,這不利於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健康發展。

  務虛多,落實少,這是外界對2010年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普遍看法。2011年,備受關注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11年~2020年)》即將出臺,從目前透露出的《規劃》細則看,中央財政將投入上千億元,支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未來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將正式邁入産業化的發展階段。

  然而,原定於去年年底公佈的《規劃》並沒有如期出臺。據媒體報道,由於標準無法統一,《規劃》出臺的時間只好一推再推。據悉,作為汽車“十二五”規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規劃》確定了從2011年到2020年10年間,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目標和實現路徑。從去年6月份開始徵求意見以來,《規劃》意見稿就受到廣泛關注。去年11月,《規劃》上報至國務院審批。根據之前曝光的意見稿,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産銷量要達到500萬輛,其中,中重度混合動力乘用車佔乘用車年産銷量的50%以上。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