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增幅預期加大 專家激烈爭論加息幅度和頻次

時間:2010-04-02 10:31   來源:證券日報

  時間到了4月2日,距離周小川3月15日表示“加息與否主要是依據央行提前預測的CPI數據,同時也要考慮實體經濟走勢”,已半個多月了;人們對於加息的預期有所增強。而證券日報記者就此進行採訪時,受訪專家的觀點並不一致,分歧主要集中在對通脹及通脹預期的判斷上。

  商業銀行理財産品期限的結構變化以及3月31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措辭的輕微變化,被專家理解為是利率可能變化的前兆。

  “根據我們的研究,六七月份加息的可能性比較大。”中金公司宏觀經濟分析師邢自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主要是取決於通貨膨脹的走勢。他分析説,二季度CPI會上升,加息可能性也就會上升。

  3月31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聲明發佈。對於貨幣政策執行上一些措辭與前期略有不同,首度提出“引導貨幣信貸總量適度增長”,此前央行的表述均為“合理增長”。而且,這次將頗多筆墨放在了信貸總量調控上。

  近期,銀行長期理財産品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品種日益繁多的短期銀行理財産品,從1天、7天、21天到30天、45天、60天不等。特別是1天、2天、4天等超短期理財産品,更是被大力推廣,受到投資者追捧。業內人士分析,這是受到加息預期的影響。

  而北京等熱點地區房價依然處於上升狀態,近期租房價格也有較大幅上揚,有專家認為這也與加息預期有一定關聯。不過,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鄂永健博士否認這一觀點。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則指出,租房價格上漲跟加息預期可能稍微有點關係,但不是很大。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認為,中國加息最主要的參考變數是通貨膨脹水準。假如未來CPI漲幅在某些月份超過3%,就有可能加息。他分析,二季度我國有可能加息。

  “進入二季度之後有加息的可能性。”鄂永健表示,從政策執行來看,要看國外的貨幣政策什麼時候退出。如果物價漲得過快,加息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與此同時,剛剛過去的一季度經濟數據也備受各方關注。在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李晶看來,未來兩三個月CPI和PPI有上浮的可能性。CPI在今年的年中基本上會達到高點,可能在4%到5%之間。她預計利息調整可能從第二季度開始,每季度加一次;到今年底加息3次,每次27個點。

  “根據我們判斷,今年可能會有兩次加息,每次27個基點。”邢自強表示。

  “所有條件都指向加息,2季度加息必要性最大。今年會加息一次,0.27個百分點。”李慧勇對記者表示。他同時強調,加息最好是在7月份之前進行,因為二季度的壓力相對來説會比較大,早加比晚加好。鄂永健認為還是以小幅為主,不會超過54個點。

  也有專家對加息持謹慎態度。另一位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近日就指出,是否加息有三個問題需要考慮:一是出現實質負利率,就要考慮加息;二是要考慮預期,如果3月份CPI很高,而預期後面幾個月很低,負利率的趨勢就是一兩個月,那就不適合加息;三是要考慮中美利差水準,如果美國保持利率水準不動,中國因為加息導致熱錢流入,這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常務副秘書長王建日前也指出,經濟復蘇還不穩固,對好不容易才獲得的復蘇勢頭必須倍加珍惜。如果2011年世界經濟的二次探底開始露頭,到2012、2013年間趨於嚴重,則中國經濟就是今年出現某種程度的過熱也不應加息。我們必須先把屋子裏邊的火燒旺,才能從容對抗外部嚴寒。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