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部長:今年3月中國可能會出現貿易逆差

時間:2010-03-22 08:42   來源:新京報

  陳德銘21日説,如果美國因人民幣匯率問題對華實施貿易制裁,中國不會熟視無睹。劉震 攝

  本月或將出現貿易逆差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人民幣匯率並不存在低估和操縱

  “我個人預計今年3月,中國的貿易可能會出現逆差。”陳德銘昨天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説,把國際金融危機歸結為貿易收支不平衡的全球失衡,是一種相對比較片面和狹義的理解。

  如果3月份出現逆差,這意味著2004年5月以來,中國月度貿易的順差狀態將首次中斷。

  對於人民幣匯率問題,陳德銘昨天再次回應説,人民幣匯率並不存在美國認為的低估和操縱。“如果美國在匯率問題上一再堅持中國操縱匯率,並且如果伴隨貿易的制裁,中國不會熟視無睹;如果伴隨著法律方面的訴訟中國也會奉陪。”

  中國對美順差呈下降趨勢

  陳德銘説,這段時間總有個別國家把眼睛盯著中國的貿易,寄希望於人民幣匯率大幅度升值來實現全球經濟的再平衡。這個論調失去了兩個基本的事實。其一,一個國家的本幣的升值對調節貿易的作用十分有限。2005年至2008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超過20%,期間中國貿易順差不降反升。2009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基本穩定,但是全年貿易順差同比下降34.2%。今年1月至2月,在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前提下,中國貿易順差降幅超過50%。

  “即便這麼大的下降,美國好像還不滿意”。他分析説,其中因為中國順差大概73%是對著美國的(去年數據)。

  此外,中國的經濟發展一直是跟各國分工協作、利益共用。在以中國為結點的國際分工鏈上,中國通過初級原料的進口帶動了相關國家的發展,為周邊國家和地區創造了貿易順差,並通過資本品、奢侈品和服務貿易進口,為發達國家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中國想買東西美國不賣”

  對於中國之所以與美國有貿易順差,陳德銘認為,一個主要原因是美國對中國實行嚴格的出口限制。美國三次對中國實行出口産品限制,僅2007年就增加了幾十個品種的出口限制。

  陳德銘解釋説,航空航太等應用技術,還有很多零部件中國想買買不到,“我今年本來想組織幾個大型採購團到美國,但是企業家們報給我一些需要採購的東西,顯然美國現在還不願意賣給中國”。

  他認為,這些真相應該讓美國企業和人民知道,否則對他們非常不公平。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