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漲幅逼近警戒線 商品市場投資思維亟需轉變

時間:2010-03-19 10:59   來源:通信資訊報

  上周行情回顧

  3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佈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7%,由於此前溫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將2010年CPI漲幅控制在3%左右,引發投資者對央行可能進一步收縮信貸的擔心,市場出現恐慌性下跌。有色金屬方面,1006銅價震蕩回落至59590收盤;農産品方面,白糖1009合約大幅度暴跌自5343收盤;1009豆油同步震蕩走弱;能源化工方面,雖然國際原油整體上走勢偏強,但由於國內前期進口塑膠較多塑膠現貨受供應增加影響,期貨連續下跌;整體商品市場空頭氛圍逐步濃厚,自年初央行1月12日,2月25日兩次提高準備金0.5%釋放出明顯的收縮信貸信號之後,商品市場就已感受到壓力,在大盤連續回調下破3000點整數關口時這種壓力更加得到擴散。

  熱點解析

  國際環境:希臘3月3日推出財政赤字減免計劃,3月10日,3月12日希臘連續爆發大規模的罷工,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後市仍有可能不定期暴露,繼希臘之後,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均多少存在債務問題,英國近期也隱憂不斷,歐洲多國由於經濟復蘇過程中的各種矛盾逐步浮出水面。美國3月5日公佈失業率9.7%,就業形勢仍然嚴峻,整體國際環境不容樂觀。

  國內環境:溫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10年發展環境好于去年,面臨的形勢極為複雜。世界經濟復蘇的基礎仍然脆弱,金融領域風險沒有完全消除,各國刺激政策退出抉擇艱難。

  3月14日溫總理答中外記者問,主要強調了幾點:一是今年必須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結構、管理好通脹預期三者的關係,走出一條光明的路子,才可能避免二次探底;二是反對某些國家用強制辦法迫使人民幣匯率升值;三是世界經濟的失衡,主要是一些主要經濟體消費與儲蓄的失衡。從調整經濟結構方面來看,隨著管理層産業振興政策包括區域發展政策的不斷推出,中國經濟繼續在向資本密集型的高新技術産業過渡過程中;其次,“管理好通脹預期”使得市場上對於貨幣流動性再次擔憂起來,目前的物價水準超出公眾預期,緊縮政策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價。對於世界經濟失衡的問題,更多的是發展上的失衡,這從側面再次強調了我國目前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首要任務還是保持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其中不免要經歷結構性調整的陣痛。

  鋻於目前CPI臨近3%上限,不排除國家後續調控出臺更嚴厲的政策,商品整體上仍將承受壓力。

  行情展望

  有色金屬方面,受全球工業經濟復蘇不均衡,歐元區諸多小國主權債務危機陰霾不散,國內政局動蕩;美國失業率高居不下,對有色金屬持續高位存在價格抵觸,在工業利潤很難大幅度提高,仍處金融危機後遺症之中的諸多製造業而言,價格轉嫁到下游存在一定困難,勢必對高價格保持觀望,雖然近期銅價受智利地震可能導致減産而保持偏強,但亦不排除智利為了及早災後重建籌資而擴大銅礦出口。對鋁、鋅而言,由於絕對價格並不太高,可能只是跟隨銅下跌,回調空間也許不大,保持短線交易思路。

  農産品方面:受南美大豆增産預期影響,美國大豆持續保持低迷,國內豆粕、豆油等仍處低位徘徊,是否出現突破性走勢需密切關注月底美國農業部種植面積報告;白糖價格持續偏高,榨季在4月份基本結束,目前已經進入到需求下降週期,國內預炒乾旱和紐約白糖強勢這兩條基礎已經開始動搖,投資者以逢高做空白糖為主。

  能源化工方面,近期原油強勢,但並未帶動塑膠、PTA等走高,由於下游的需求低迷,開工不足等原因,前期的供應未得到有效消化,預期價格維持低位可能仍將維持一段時間,但前期連續下跌中已經釋放了較大利空、短期下跌空間可能不大,可考慮試探性做多介入。

  在2009年政府思路由“保增長”轉換到2010年“調結構、防通脹”之後,今年控制CPI漲幅在一定程度上是重中之重,投資者心理預期應注意轉換,即使溫總理及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多處正式場合均表達了延續去年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保持貨幣政策適度寬鬆,但近期貨幣政策更多可能將保持低利率、嚴信貸的局面,加息預期短期內得以實現的幾率可能不大。從大盤表現來看,前幾個月屢次在3300——3400遇阻,目前3000心理關口在無聲中告破,引發恐慌性的中小散戶止損出局;對期貨行情而言,大盤的持續回落很可能帶動商品繼續下滑,在2009年有色金屬、原油、黃金、橡膠、白糖等多數商品上漲長達1年,累計漲幅巨大的大背景下,2010年宏觀調控政策取向的轉變,很可能帶動商品整體市場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調行情。對諸多品種的投資思路而言,前期“回調結束、重新上漲”的慣性思路,可能亟待修正,目前所運作的是回調還是反轉,還需要觀察,但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大盤明顯承受政策壓力,商品期貨整體走弱,可能短期內難以重新企穩,再創新高的預期難以實現,投資者操作上應以“順勢而為”為主。(楊望江)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