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提高人民幣匯率不會對貿易平衡有較大影響

時間:2010-03-19 08: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華盛頓3月18日電(記者 李靜 吳慶才)當部分美國議員與媒體近期就中國人民幣問題大作文章的時候,一些經濟與政治學者指出,目前中美兩國均無法承受貿易戰的後果,而迫使中國提高人民幣匯率未必有助於美國實現貿易平衡。

  曾擔任白宮經濟顧問的財政與貨幣政策專家巴裏波斯沃斯18日出席布魯金斯學會討論會時指出,提高人民幣匯率不會對美國貿易平衡産生較大的影響。他認為,中國出口商品價格更多決定於原材料、勞動力成本等,匯率並非商品價格的決定因素。要解決貿易平衡問題,兩國應關注貿易流動本身,而非匯率。

  波斯沃斯表示,在貿易關係上,美中之間並沒有較多的競爭關係。美國主要出口高附加值的科技産品,其直接貿易競爭者是日本、德國等,而非中國。因此,對美國而言,開拓中國市場才是促進貿易平衡的良方,而不應揪著人民幣匯率問題不放。

  波斯沃斯對部分政界人士在上述問題上“反應過大”表示了擔心。他説:“美中兩國相互需要,哪一方現在也承受不了貿易戰的後果。”

  美國近期針對人民幣匯率問題頻頻向中國施壓。繼總統奧巴馬上周要求中國實行“更靈活”匯率政策後,本週美國130名議員聯名致函財政部長蓋特納和商務部長駱家輝,要求對中國採取的“貨幣保護主義”行為進行深入調查,要求在即將於下個月發表的國際貨幣政策報告中認定中國為“貨幣操縱國”。16日,舒默等10余名兩黨議員宣佈提出一項有關匯率問題的新議案,建議修改目前的貨幣操縱行為認定標準,要求財政部使用新的“客觀標準”對中國作出有關認定,並授權商務部採取相應的懲罰性措施。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中國問題專家蓋保德17日表示,很難簡單地判斷一國貨幣是否遭到操縱,或其貨幣幣值遭到壓低,因此他不認為中國有意操縱匯率。美國財政部前副部長弗蘭克紐曼和經濟學家丹紐曼16日在美國《外交政策》期刊網站發表文章指出,對中國施壓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做法對美國出口行業並沒有好處,反而會讓美國消費者付出更大代價。

  一些專家同時擔心,若兩國不能就貿易問題找到新的協調合作的方法,兩國的貿易糾紛勢必影響中美關係的健康發展。布魯金斯學會的中國問題專家李侃如18日指出,美中雙方需要更多的“政治勇氣”來解決貿易問題。

  李侃如同時認為,美國不太可能在今年4月15日發佈的國際貨幣政策報告中指認中國為“貨幣操縱國”,但貿易問題可能成為今年兩國關係的“暗點”;兩國仍有機會利用如四月核安全峰會、5月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以及中國領導人訪美這些重要場合討論加強合作等“積極”問題,使兩國關係回到“更穩定軌道”。(完)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